一种高强度抗震型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69040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抗震型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属于胶粘剂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具体的重量份如下:A组分:丙烯酸酯单体65‑70份;弹性体20‑23份;增韧剂3.5‑5.2份;稳定剂0.01份;主促进剂5份;固化促进剂0.5份;粘接促进剂0.3‑0.5份;附着力促进剂0.5‑2份;颜料0‑0.0002份;B组分:丙烯酸酯单体65‑70份;弹性体21‑24份;稳定剂1.2份;过氧化物5份;增韧剂2.8‑4.8份;颜料0‑0.000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还公开了上述高强度抗震型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产品粘接强度高,抗震性好,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胶粘剂,具体地是涉及一种高强度抗震型丙烯酸酯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电子等领域。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在快速固化、耐环境老化、高弹性等方面表现突出,适用于金属及复合材料的粘接。然而,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某些特殊应用场景对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高铁接触网平腕臂等关键部件需在动态载荷和长期震动环境下保持稳定粘接,现有的丙烯酸酯胶粘剂在红铜等金属基材上的粘接强度不足,且抗震性能较差,易因高频震动导致界面剥离或胶层开裂,严重影响设备可靠性。

2、现有技术中,虽通过添加增韧剂或调整单体比例提升韧性,但往往牺牲粘接强度;采用传统的硅烷偶联剂虽能改善部分金属粘接性,但对红铜等活性较低表面的化学键合效果有限。此外,市售产品中鲜有针对抗震性能的系统优化,导致其在震动工况下的耐久性不足。

3、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兼具超高粘接强度、优异抗震性及广泛适用性的丙烯酸酯结构胶,以满足复杂工况的严苛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抗震型丙烯酸酯双组分结构胶,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具体的重量份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震型丙烯酸酯双组分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单体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苯氧乙酯、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震型丙烯酸酯双组分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是丁腈橡胶、氯丁橡胶、氯磺化聚乙烯、ABS、MBS中的至少一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抗震型丙烯酸酯双组分结构胶,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具体的重量份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震型丙烯酸酯双组分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单体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苯氧乙酯、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震型丙烯酸酯双组分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是丁腈橡胶、氯丁橡胶、氯磺化聚乙烯、abs、mbs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震型丙烯酸酯双组分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溶剂型聚氨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震型丙烯酸酯双组分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是对苯二酚、氢醌、萘醌、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edta钠盐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广际杨猛王德鹏郑艳秋田学深王冠璋姜哲
申请(专利权)人:哥俩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