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工程材料与极端环境材料,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原极端环境的高耐候性超分子改性沥青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技术介绍
1、对于高原地区而言,其环境恶劣,典型特征包括强烈紫外线辐射、高频冻融循环以及昼夜极大温差。这些因素对沥青路面服役性能造成严重威胁,表现为早期老化、微裂纹萌生与扩展、沥青与集料界面剥离、结构层开裂等耐久性问题。目前使用的聚合物改性沥青(如sbs、eva、pe等)虽可提升部分性能,但在高原环境下仍存在老化加剧、结构稳定性下降等问题。特别是在连续冻融和强紫外照射条件下,材料结构容易发生降解,导致道路寿命远低于设计年限。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具有高度环境适应能力的沥青新材料,实现从分子结构层面对“强紫外-冻融-温差”多场协同破坏的主动抵抗。
2、如cn110698868a提供的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高低温性能优良的复合改性沥青,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基质沥青100份、红外吸收剂1-10份、紫外抗氧剂0.2-1份、复合改性剂5-14份,所述复合改性剂为sbr和tps的混合物,其通过引入sbr与tps作为复合改性剂,并添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高原极端环境的高耐候性超分子改性沥青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基质沥青85~92份,超分子聚合物3~8份,抗氧剂0.2~0.5份,紫外吸收剂0.3~0.6份,无机助剂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原极端环境的高耐候性超分子改性沥青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分子聚合物具有以下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原极端环境的高耐候性超分子改性沥青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分子聚合物中,高分子量聚醚酯类主链的数均分子量不低于10,0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原极端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高原极端环境的高耐候性超分子改性沥青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基质沥青85~92份,超分子聚合物3~8份,抗氧剂0.2~0.5份,紫外吸收剂0.3~0.6份,无机助剂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原极端环境的高耐候性超分子改性沥青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分子聚合物具有以下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原极端环境的高耐候性超分子改性沥青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分子聚合物中,高分子量聚醚酯类主链的数均分子量不低于10,0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原极端环境的高耐候性超分子改性沥青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分子聚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原极端环境的高耐候性超分子改性沥青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聚醚酯类单体为pcl-pe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原极端环境的高耐候性超分子改性沥青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助剂为纳米二氧化硅和/或纳米氧化锌。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海生,钱振东,薄雾,俞博,黄卫,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