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尤其涉及一种非均匀集成式散热单元。
技术介绍
1、常规随着现代车辆及电子设备功率密度的持续提升,其产生的热负荷显著增加,这对热管理系统的散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车辆动力舱等有限空间内,通常需要同时布置发动机冷却系统、电力电子设备冷却系统以及电池热管理系统等多个冷却回路,使得散热结构的设计面临严峻的空间约束挑战。在此背景下,集成式散热单元因其紧凑化、模块化的特点,成为提高空间利用率的有效解决方案。然而,如何在高度集成的结构中实现高效散热,并满足不同热源的差异化冷却需求,仍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2、在车辆热管理系统中,不同部件的冷却需求存在显著差异。以发动机冷却系统为例,其冷却液工作温度通常维持在100℃以上,而电力电子设备如igbt模块的冷却液温度则需要控制在80℃以下以确保可靠运行。这种温度差异导致冷却系统的散热特性存在明显区别:高温冷却液可利用较大的汽液温差实现高效换热,而低温冷却液则需要更精确的温度控制以避免过冷或局部沸腾现象。
3、目前常见的集成式散热单元多采用并联式流道设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均匀集成式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集成并列地设置于散热壳体(10)内的非均匀翅片芯体单元(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均匀集成式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侧非均匀翅片组(551)和所述高温侧非均匀翅片组(552)均包括多个预定间距布置的非均匀翅片;所述低温侧非均匀翅片组(551)的非均匀翅片间距大于所述高温侧非均匀翅片组(552)的非均匀翅片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均匀集成式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侧非均匀翅片组(551)的非均匀翅片间距为3.0-4.0mm;所述高温侧非均匀翅片组(552)的非均匀翅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均匀集成式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集成并列地设置于散热壳体(10)内的非均匀翅片芯体单元(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均匀集成式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侧非均匀翅片组(551)和所述高温侧非均匀翅片组(552)均包括多个预定间距布置的非均匀翅片;所述低温侧非均匀翅片组(551)的非均匀翅片间距大于所述高温侧非均匀翅片组(552)的非均匀翅片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均匀集成式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侧非均匀翅片组(551)的非均匀翅片间距为3.0-4.0mm;所述高温侧非均匀翅片组(552)的非均匀翅片间距为1.5-2.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均匀集成式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侧非均匀翅片组(551)的非均匀翅片长度和所述高温侧非均匀翅片组(552)的非均匀翅片的长度尺寸均为沿空气流动方向渐变,以优化不同位置的散热性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均匀集成式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低温侧非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震涛,王启帆,张佳卉,邵春鸣,药凌宇,芦柯京,叶芃阳,郑楷,李科阳,魏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