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管桩的复合抗拔浮修复加固重构方法及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46565708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既有管桩的复合抗拔浮修复加固重构方法及结构,对管桩的桩身钻孔取芯检测完整性,发现存在桩身裂隙、裂缝;在取芯孔内植入复合抗拔浮构件,所述复合抗拔浮构件包括水泥浆体、钢管和钢绞线;所述水泥浆体为高压定向注浆管向管桩的取芯孔内高压定向注射形成;所述钢管埋设在管桩的中间,钢管中灌注水泥浆体固定,中心取芯孔与钢管之间的环空通过水泥浆体固定;在钢绞线插装钢管中并灌注有水泥浆体固定,钢绞线上部高出于钢管,通过锚具和锚固板固定于承台中。通过上述方法和结构,将有缺陷的抗压桩重构为合格的抗压兼抗拔桩,同时解决了抗压和抗拔浮问题,并具备施工工艺简单、受限空间可行、经济环保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加固,尤其是提供了一种既有管桩的复合抗拔浮修复加固重构方法及结构


技术介绍

1、桩基础是建筑物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通过桩基础承担上部结构荷载,从而解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不足和变形过大的问题。近年来,由于极端降雨和洪水造成的城市内涝、地下水位上升或者设计抗浮设防不足等原因,一些采用桩基础的既有建筑发生了抗浮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这类既有建筑除了地下结构整体或局部上浮、基底脱空、结构损伤开裂等外,在上拔力作用下,如桩基础未考虑抗拔承载力或考虑不足,则桩身会被拉裂甚至拉断。

2、采用桩基础的既有建筑发生抗浮事故后,其加固处理除验算抗压承载外,还应按新的抗浮设防水位重新进行基础和上部结构抗浮设计。常规做法为在既有基桩外侧对桩身进行注浆修复加固,满足抗压承载力要求;新增抗拔桩或抗拔锚杆;当加固后的既有桩基不满足抗压承载力要求时,则新增抗压兼抗拔桩。无论补打桩基还是抗拔锚杆,均需要额外消耗大量钢材、混凝土等,增加碳排放量,另外打桩设备在受限空间下施工难度大,工期长,造价高,现场泥浆污染严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既有管桩的复合抗拔浮修复加固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既有管桩的复合抗拔浮修复加固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管桩(1)的中间埋设钢管(3),钢管(3)中灌注水泥浆体(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既有管桩的复合抗拔浮修复加固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1)中的水泥浆体(2)采用高压定向注浆管(17)高压定向注射,并针对桩身情况辅以普通注浆管(18)对桩外侧进行注浆加固,钢管(1)外侧设置对中支架(5),以保持抗拔浮构件位于水泥浆体(2)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既有管桩的复合抗拔浮修复加固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既有管桩的复合抗拔浮修复加固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既有管桩的复合抗拔浮修复加固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管桩(1)的中间埋设钢管(3),钢管(3)中灌注水泥浆体(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既有管桩的复合抗拔浮修复加固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1)中的水泥浆体(2)采用高压定向注浆管(17)高压定向注射,并针对桩身情况辅以普通注浆管(18)对桩外侧进行注浆加固,钢管(1)外侧设置对中支架(5),以保持抗拔浮构件位于水泥浆体(2)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既有管桩的复合抗拔浮修复加固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管桩(1)上部设置混凝土垫层(6)、防水卷材(7)和细石混凝土保护层(12);所述钢管(3)的顶部高出于细石混凝土保护层(12),所述防水卷材(7)包裹在钢管(3)外面,并用金属管箍(13)箍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既有管桩的复合抗拔浮修复加固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3)在混凝土垫层(6)中部分采用聚合物砂浆(10)进行加固,聚合物砂浆(10)下部设置水泥基渗透结晶(9),与防水卷材(7)交接位置设置防水卷材附加层(8),并在交接位置的防水卷材(7)上部设置高弹性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水层(11),以形成防水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佟建兴李钊孙训海周圣斌杨生贵贾宁杜世伟牟凡唐秋丰王亚辉宋胤恺
申请(专利权)人: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