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FEI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对水稻草状矮化病毒抗性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6374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OsFEI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对水稻草状矮化病毒抗性中的应用,所述OsFEI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或与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95%、96%、97%、98%或99%以上的同一性,并且基本保留了其源自序列的生物学功能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实验证明,通过CRISPR/Cas9工具将OsFEI1基因敲除的水稻对RGSV的敏感性显著增强。这表明OsFEI1基因在水稻抗RGSV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正常表达对于维持水稻对RGSV的抗性是必不可少的。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深入理解水稻与RGSV之间的分子互作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也为培育抗RGSV水稻新品种提供了潜在的基因靶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物,尤其涉及osfei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提高植物对水稻草状矮化病毒抗性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水稻是我国及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长期以来受多种病原物的侵害,导致其产量减少。水稻病毒素有“水稻癌症”之称,其中,水稻草状矮化病毒(rice grassy stuntvirus, rgsv)是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纤细病毒属(tenuivirus)的成员。1963年在菲律宾首次发现rgsv,经鉴定该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纤细病毒属成员(tenuivirus)之一,基因组由6条负义单链rna组成。rgsv由介体昆虫褐飞虱以持久增殖型方式传播,不经卵、种子、花粉、土壤和机械损伤等方式传播。褐飞虱一旦获毒,病毒会在褐飞虱体内快速繁殖,进一步传播给寄主植物水稻。水稻感染rgsv表现出的病症主要为植株明显矮化似杂草状、分蘖显著增多、叶片褪绿黄化和叶形窄并在叶片上形成褐色锈斑(似类病斑),病害严重会导致不结实或枯死。对该病害至今尚无有效防治策略。目前,osfei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表达在水稻抗病毒中的功能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OsFEI1蛋白或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对水稻草状矮化病毒(Rice Grassy Stunt Virus)抗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OsFEI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或与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95%、96%、97%、98%或99%以上的同一性, 并且基本保留了其源自序列的生物学功能的氨基酸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或与如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具有95%、96%、97%、98%或99%以上的同一性,并且基本保留了其源自序列的生物学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1.osfei1蛋白或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对水稻草状矮化病毒(rice grassy stunt virus)抗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osfei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或与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95%、96%、97%、98%或99%以上的同一性, 并且基本保留了其源自序列的生物学功能的氨基酸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或与如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具有95%、96%、97%、98%或99%以上的同一性,并且基本保留了其源自序列的生物学功能的核苷酸序列。

3.一种重组载体或质粒在调控植物对水稻草状矮化病毒抗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载体上含如seq id no:2所示,或与如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具有95%、96%、97%、98%或99%以上的同一性, 并且基本保留了其源自序列的生物学功能的核苷酸序列。

4.一种工程菌在调控植物对水稻草状矮化病毒抗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菌含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重组载体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国赵珊珊张洁吴元圣黄诗婷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