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极片及钠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63681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极片。本申请的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负极活性物质层,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的至少一侧,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碳层、预钠层和聚合物层,所述碳层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的表面,所述预钠层设置于所述碳层和所述聚合物层之间,所述预钠层包括钠粉,所述聚合物层包括第一聚合物单体,所述第一聚合物单体含有氰基和酯基。本申请的负极极片具备协同预钠和原位聚合反应,其形成的二次电池拥有较高的首次循环效率和容量保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钠离子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极片及钠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锂离子电池在储能、电动汽车等领域的需求激增,但锂资源分布不均、成本波动等问题推动了对替代电池技术的探索。钠离子电池因钠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及类似的 “摇椅式” 储能原理,成为大规模储能和低续航电动车的理想候选技术。然而,钠离子电池的发展受限于关键瓶颈:钠离子半径大于锂离子,导致电极材料在脱嵌过程中结构稳定性差、体积膨胀显著;更重要的是,首次循环中负极的固态电解质膜形成、正极过渡金属溶解等副反应会造成不可逆 “钠损失”,直接降低电池的库伦效率和能量密度,限制其商业化进程。

2、因此,提升电池的库伦效率和能量密度成为钠离子电池商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极片及钠离子电池。通过在负极极片预钠,从而减少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对钠离子的损耗,进而提升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极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物质层仅包括一层碳层、一层预钠层、和一层聚合物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单体选自2-氰基丙烯酸乙酯、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氰基丙烯酸正辛酯、氰基丙烯酸甲酯、氰基丙烯酸丙酯、氰基丙烯酸烯丙酯、氰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层还包括第二聚合物,所述第二聚合物为熔点或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150℃的高熔点聚合物,所述高熔点聚合物选自聚酰亚胺、聚醚醚酮、聚苯硫醚、聚砜、聚对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极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物质层仅包括一层碳层、一层预钠层、和一层聚合物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单体选自2-氰基丙烯酸乙酯、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氰基丙烯酸正辛酯、氰基丙烯酸甲酯、氰基丙烯酸丙酯、氰基丙烯酸烯丙酯、氰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层还包括第二聚合物,所述第二聚合物为熔点或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150℃的高熔点聚合物,所述高熔点聚合物选自聚酰亚胺、聚醚醚酮、聚苯硫醚、聚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并咪唑、聚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伟东禹久鸿王国静
申请(专利权)人:微纳宁波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