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辅助设备,具体为一种病患上下床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1、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及医疗护理需求提升的背景下,行动不便群体(如术后康复患者、重症患者、高龄老人、下肢残疾者等)的日常护理问题日益凸显,其中上下床动作的辅助尤为关键。此类群体因肢体活动能力受限,独立完成上下床动作存在极大困难,往往需要依赖医护人员、家属或护理人员的协助。
2、目前,病患上下床的辅助方式主要依赖人工搬运或简单工具辅助,即人工搬运时,通常需要2-3名护理人员协同操作,通过搀扶、托举等方式帮助患者完成体位转换与移动,整个过程不仅劳动强度大,易导致护理人员腰部劳损等职业伤害,且因受力不均或操作不当,极易造成患者关节扭伤、压疮加重甚至骨折等二次伤害,尤其对脊柱、下肢术后患者的康复存在较高风险。同时,人工辅助效率低下,在医疗资源紧张的场景下,难以满足快速周转的护理需求,且频繁的人工接触可能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影响其隐私与尊严。
3、现有技术中虽存在部分上下床辅助设备,如固定于床体的扶手、滑动式转移板、简易升降架等,但这些设备普遍存在功能局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病患上下床辅助装置,包括折叠椅,所述折叠椅由坐垫、椅背和用于使坐垫和椅背摆动连接以实现坐垫与椅背相对摆动和翻折的多档翻折结构构成,所述折叠椅上设置有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用于在患者从侧卧位调整成平卧位时缓冲患者翻身所受作用力的第一气囊组和用于在患者从平卧位调整成侧卧位时辅助患者翻身并提供患者翻身所需作用力的第二气囊组,所述折叠椅上设置有用于向辅助结构输出空气以实现第一气囊组和第二气囊组充气膨胀的充气件,所述坐垫底部设置有用于使坐垫在外界床体上转动以调节椅背表面面朝方向的转动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患上下床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患上下床辅助装置,包括折叠椅,所述折叠椅由坐垫、椅背和用于使坐垫和椅背摆动连接以实现坐垫与椅背相对摆动和翻折的多档翻折结构构成,所述折叠椅上设置有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用于在患者从侧卧位调整成平卧位时缓冲患者翻身所受作用力的第一气囊组和用于在患者从平卧位调整成侧卧位时辅助患者翻身并提供患者翻身所需作用力的第二气囊组,所述折叠椅上设置有用于向辅助结构输出空气以实现第一气囊组和第二气囊组充气膨胀的充气件,所述坐垫底部设置有用于使坐垫在外界床体上转动以调节椅背表面面朝方向的转动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患上下床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和椅背中均内置有输气管路,所述输气管路呈蜿蜒状设置且输气管路与充气件联动配合设置,所述坐垫表面中心处和椅背表面中心处均开设有供对应的第一气囊组容置的第一容槽,所述第一气囊组包括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容槽中的缓冲气囊,所述缓冲气囊与输气管路连通设置以在充气件向输气管路输送气流时使缓冲气囊充气膨胀,所述缓冲气囊充气膨胀呈方板状设置,所述缓冲气囊表面设置有若干缓冲部,若干所述缓冲部均与缓冲气囊连通且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缓冲气囊充气膨胀时缓冲部同步充气膨胀且径向截面呈多边形设置,若干所述缓冲部充气膨胀组合呈蜂窝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病患上下床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表面的两侧边沿处和椅背表面的两侧边沿处均开设有供对应第二气囊组容置的第二容槽,所述第二气囊组包括可拆卸连接在第二容槽中的抬升气囊,所述抬升气囊与输气管路连通设置以在充气件向输气管路输送气流时使抬升气囊充气膨胀,所述抬升气囊充气膨胀时抬升气囊表面穿出第二容槽设置且抬升气囊表面径向截面呈曲线设置,所述坐垫表面和椅背表面均设置有弹性布,所述弹性布罩设在第一容槽和第二容槽上方位置设置,所述抬升气囊充气膨胀时弹性布形变拉伸且弹性布拉伸时的最低点位置与抬升气囊充气膨胀的最高点位置之间的弹性布的布体径向截面呈弧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病患上下床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路上对应第一容槽位置连通有第一出气嘴,所述输气管路对应相邻的两个第二容槽位置均连通有第二出气嘴,所述缓冲气囊和抬升气囊均设置有供气流灌入或排出的气口,所述缓冲气囊的气口内周壁和抬升气囊的气口内周壁均内嵌有弹性橡胶环,所述缓冲气囊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惠芳,曹宇,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