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交通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警示路障。
技术介绍
1、在道路中普遍使用路障对道路进行分隔,而路障多由塑料制成,自身重量较轻,在受到外力碰撞或被强风吹动后容易出现倾倒的情况,现有技术通过向路障中的支撑板注水达到增重的目的,但是注水、排水步骤繁琐,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组合式警示路障,排水、注水方便,操作简单。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组合式警示路障,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通过若干个路障条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板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底部设有排水孔,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封闭/打开排水孔的排水模块,所述支撑板顶部设有与空腔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可沿通孔上下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顶部前后对称设有第一导流槽,所述滑块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与对应一侧的第一导流槽连通,所述空腔顶部前后对称设有第三导流槽,所述通孔前后两侧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警示路障,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板(1),两个支撑板(1)之间通过若干个路障条(2)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板(1)内设有空腔(11),所述空腔(11)底部设有排水孔(111),所述支撑板(1)上设有用于封闭/打开排水孔(111)的排水模块(3),所述支撑板(1)顶部设有与空腔(11)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可沿通孔上下滑动的滑块(12),所述滑块(12)顶部前后对称设有第一导流槽(121),所述滑块(12)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第二导流槽(122),所述第二导流槽(122)与对应一侧的第一导流槽(121)连通,所述空腔(11)顶部前后对称设有第三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警示路障,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板(1),两个支撑板(1)之间通过若干个路障条(2)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板(1)内设有空腔(11),所述空腔(11)底部设有排水孔(111),所述支撑板(1)上设有用于封闭/打开排水孔(111)的排水模块(3),所述支撑板(1)顶部设有与空腔(11)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可沿通孔上下滑动的滑块(12),所述滑块(12)顶部前后对称设有第一导流槽(121),所述滑块(12)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第二导流槽(122),所述第二导流槽(122)与对应一侧的第一导流槽(121)连通,所述空腔(11)顶部前后对称设有第三导流槽(112),所述通孔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第四导流槽(113),所述第四导流槽(113)与对应一侧的第三导流槽(112)连通,所述空腔(11)内设有中空的抬升浮块(4),所述抬升浮块(4)可沿空腔(11)上下移动,当滑块向下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二导流槽与同侧的第四导流槽连通,可向空腔内注水;当空腔内水注满时,抬升浮块通过浮力将滑块向上抬升至第二位置,使第二导流槽与同侧的第四导流槽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警示路障,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浮块(4)左右两端对称设有导向块(41),所述空腔(11)内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导向槽(42),所述导向槽(42)竖直设置,所述导向块(41)与导向槽(42)一一对应且可沿对应的导向槽(42)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警示路障,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浮块(4)四周与空腔(11)之间存在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警示路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1)包括第一腔体(114)以及设置于第一腔体(114)底部与第一腔体(114)连通的第二腔体(115),所述第一腔体(114)纵截面呈梯形,所述第二腔体(115)底面由两端至中心向下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警示路障,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见定,项森福,李治民,李建鹏,黄怀广,刘霞飞,黄鹏飞,应建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基道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