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重力环境的细胞外囊泡三维培养装置及制备目标细胞外囊泡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62950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4
一种微重力环境的细胞外囊泡三维培养装置及制备目标细胞外囊泡方法,装置包括基座及安装于基座上的三维培养机构;制备目标细胞外囊泡通过模拟微重力环境实现三维动态培养,改善细胞间相互作用,同时促进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囊泡的高效分泌;培养过程中,清除培养容器中的气泡,使培养环境具备低剪切力、低湍流以及高效营养传递等特点,从而得到产量显著提升的细胞外囊泡,还可以保持细胞外囊泡的生物活性和功能性,增强其治疗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生产效果稳定、高效,操作步骤简便、经济等优点,是体外实现细胞外囊泡产量和功能提升的良好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具体涉及一种微重力环境的细胞外囊泡三维培养装置及制备目标细胞外囊泡方法


技术介绍

1、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vesicles,evs)是细胞分泌到细胞外基质中的纳米级膜性囊泡,携带大量具有治疗效应的生物活性分子,并具备天然的受体细胞靶向性、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在人类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细胞外囊泡的临床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现有细胞外囊泡制备方法主要在二维培养皿或培养瓶中进行细胞培养,但二维培养环境限制了细胞的生长表面积和细胞间及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使细胞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并因此进一步影响分泌细胞外囊泡的质量和功能。基于此,如何有效维持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使其在治疗过程中分泌稳定质量和功能的细胞外囊泡,是当前细胞外囊泡临床应用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以微重力(microgravity,μg)环境作为代表的三维细胞培养技术逐渐兴起,它不仅可以提供极低剪切力的细胞培养环境,同时有利于营养物质的高效运输,从而培养出三维球状细胞群。相关研究报道,微重力环境可促进细胞间的信号传导,并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重力环境的细胞外囊泡三维培养装置,包括基座(1)及安装于基座(1)上的三维培养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培养机构(2)包括由底板(2011)与顶板(2012)组成的平行支撑板(201),底板(2011)上安装有第一电机(202),第一电机(202)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一纵向转轴(203)的一端,第一纵向转轴(203)的另一端与U形安装槽(204)一侧的侧板(2041)固定连接,U形安装槽(204)另一侧的侧板(2042)通过第二纵向转轴(205)与顶板(2012)转动连接;U形安装槽(204)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电机(206),第二电机(206)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联轴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重力环境的细胞外囊泡三维培养装置,包括基座(1)及安装于基座(1)上的三维培养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培养机构(2)包括由底板(2011)与顶板(2012)组成的平行支撑板(201),底板(2011)上安装有第一电机(202),第一电机(202)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一纵向转轴(203)的一端,第一纵向转轴(203)的另一端与u形安装槽(204)一侧的侧板(2041)固定连接,u形安装槽(204)另一侧的侧板(2042)通过第二纵向转轴(205)与顶板(2012)转动连接;u形安装槽(204)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电机(206),第二电机(206)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横向转轴(207)的一端,横向转轴(20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培养容器安装座(208),培养容器安装座(208)上活动连接有培养容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重力环境的细胞外囊泡三维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容器(3)的顶盖中心设有气体混合阀(4),气体混合阀(4)与培养容器(3)内轴向固定的气体交换器(5)相连通,培养容器(3)的侧壁设有进液口(6)和多个鲁尔接口单通阀(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重力环境的细胞外囊泡三维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202)和第二电机(206)分别与控制器(8)电性连接,控制电路通断及电机转速。

4.基于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装置的微重力环境的细胞外囊泡三维培养制备目标细胞外囊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晔李昂俞奕如付益儒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