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开采用新风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6289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开采用新风除尘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除尘腔、进气管和出气管,除尘腔呈圆柱状,除尘腔内部设置有除尘滤网,除尘滤网呈环形,进气管吸入的气体穿过除尘滤网向出气管处流通,壳体上设置有加湿组件和清灰组件,加湿组件和清灰组件分别位于除尘腔与进气管的连接处的两侧,壳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除尘滤网绕自身轴线旋转的旋转驱动单元,本技术方案通过除尘滤网与除尘腔同轴设置,增大了气流与除尘滤网的接触面积和过滤路径,加湿组件使除尘滤网保持湿润,提高除尘效率,除尘组件对除尘滤网过滤下的湿润杂质的实时清理,保证除尘滤网的除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尘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煤矿开采用新风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1、煤矿作业环境中,粉尘污染是威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矿工健康的重要隐患。煤矿粉尘尤其是煤尘、岩尘及混合性粉尘不仅可能引发尘肺病,还存在煤尘爆炸风险。因此,高效的新风除尘装置是工矿工程建筑领域中煤矿通风安全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

2、中国专利cn106958454b公开了一种新型湿式煤矿除尘器,包括外壳,吸尘罩,和排气罩,且吸尘罩和排气罩分别安装在外壳的左右两端,吸尘罩和外壳连接处的右端安装有外夹套,外夹套内部和外壳接触处设有雾化孔,外夹套连接有混合阀,混合阀连接有水压管和风压管,混合阀的另一阀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引射流喷嘴。

3、该设备通过引射流喷嘴喷出液体形成雾化墙与流动气体中的灰尘接触,从而吸附灰尘,但在外壳内,高速吸入的气流可能会影响雾化墙的成型,从而导致雾化墙无法覆盖气流通过的路径,雾化水珠无法全面的接触气流进行除尘,但加大液体的喷出量又会导致单位时间内产生大量的水,又会导致矿内地面的水较多,影响煤矿的采集,并且会导致煤矿受潮。

<br/>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开采用新风除尘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除尘腔(1a),除尘腔(1a)下方连通进气管(1b),除尘腔(1a)上方连通出气管(1c),其特征在于,除尘腔(1a)呈圆柱状,壳体(1)的除尘腔(1a)内部设置有除尘滤网(2),除尘滤网(2)呈环形,除尘滤网(2)通过两端同轴设置的限位环(2a)转动安装在壳体(1)上,除尘滤网(2)的轴线与除尘腔(1a)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进气管(1b)吸入的气体穿过除尘滤网(2)向出气管(1c)处流通,壳体(1)上设置有加湿组件(3)和清灰组件(4),加湿组件(3)和清灰组件(4)分别位于除尘腔(1a)与进气管(1b)的连接处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开采用新风除尘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除尘腔(1a),除尘腔(1a)下方连通进气管(1b),除尘腔(1a)上方连通出气管(1c),其特征在于,除尘腔(1a)呈圆柱状,壳体(1)的除尘腔(1a)内部设置有除尘滤网(2),除尘滤网(2)呈环形,除尘滤网(2)通过两端同轴设置的限位环(2a)转动安装在壳体(1)上,除尘滤网(2)的轴线与除尘腔(1a)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进气管(1b)吸入的气体穿过除尘滤网(2)向出气管(1c)处流通,壳体(1)上设置有加湿组件(3)和清灰组件(4),加湿组件(3)和清灰组件(4)分别位于除尘腔(1a)与进气管(1b)的连接处的两侧,加湿组件(3)用于对除尘滤网(2)的外壁进行加湿,清灰组件(4)用于去除除尘滤网(2)外壁附着的杂质,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除尘滤网(2)绕自身轴线旋转的旋转驱动单元(1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开采用新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位于除尘腔(1a)的两端设置有安装腔(1a1),除尘滤网(2)的限位环(2a)位于安装腔(1a1)内,限位环(2a)上设置有环绕限位环(2a)外壁的外齿槽(2a1),安装腔(1a1)内壁设置有内齿环(1a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开采用新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组件(3)包括转动安装在除尘腔(1a)一侧的加湿滚筒(3a),加湿滚筒(3a)的轴线与除尘滤网(2)的轴线平行,加湿滚筒(3a)外壁的包覆有吸水层(3a1),吸水层(3a1)靠近出气管(1c)的一侧贴合除尘滤网(2)外壁,加湿滚筒(3a)两端同轴设置的轴头(3a2)插装在壳体(1)上,远离旋转驱动单元(1d)一端的轴头(3a2)上同轴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3a3),第一从动齿轮(3a3)与除尘滤网(2)的限位环(2a)上的外齿槽(2a1)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开采用新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清灰组件(4)包括插装在进气管(1b)内的除杂管道(4a),除杂管道(4a)位于进气管(1b)内的一端设置有截面为圆形的转送腔(4a1),转送腔(4a1)上设置有进料口(4a2)和出料口(4a3),进料口(4a2)连通进气管(1b),转送腔(4a1)位于进料口(4a2)的一侧与除尘滤网(2)的外壁贴合,转送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鹏叶柏恒韩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矿物联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