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扩孔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压挤土叶片。
技术介绍
1、地基处理是湿陷性黄土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面临的核心问题,隧道基底的湿陷性黄土若处理不好会造成管片开裂、衬砌错台等诸多问题。当前湿陷性黄土地区隧道基底处理常用方法有换土垫层法、灰土挤密桩法、旋喷桩法、树根桩法等,其中换土垫层法不适用于大面积大厚度的黄土地基处理,灰土挤密桩法成孔质量控制难度大且施工过程振动大,旋喷桩法因施工机械尺寸大不适用于狭小空间内施工作业,树根桩法可在狭小空间内施工作业,但由于桩孔小成桩质量控制难度高、施工技术要求高,造成适用范围有限。因此,换土垫层法、灰土挤密桩法、旋喷桩法、树根桩法等这些地基处理方法及设备依然面临施工空间及振动噪音的限制,故而面对当前湿陷性黄土地区越来越多的公铁隧道、涵洞、既有建筑加固等的地下狭小空间地基处理工程需求,迫切需要一种设计合理的液压挤土叶片,伸入湿陷性黄土地基预成孔中通过油缸施加侧向力至挤土叶片实现无振动挤密扩孔,液压加载推力稳定可靠,能有效减少振动荷载对临近既有结构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挤土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拼接的左半柱体(1-1)、右半柱体(1-2)、沿左半柱体(1-1)外侧壁布设的左挤土叶片(2-1)、沿右半柱体(1-2)外侧壁布设的右挤土叶片(2-2),以及带动左挤土叶片(2-1)伸缩的左油缸(3-1)和带动右挤土叶片(2-2)伸缩的右油缸(3-2),所述左油缸(3-1)和右油缸(3-2)嵌设在左半柱体(1-1)和右半柱体(1-2)中,所述左挤土叶片(2-1)和右挤土叶片(2-2)均为弧形叶片。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挤土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柱体(1-1)和右半柱体(1-2)的结构相同,且所述左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挤土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拼接的左半柱体(1-1)、右半柱体(1-2)、沿左半柱体(1-1)外侧壁布设的左挤土叶片(2-1)、沿右半柱体(1-2)外侧壁布设的右挤土叶片(2-2),以及带动左挤土叶片(2-1)伸缩的左油缸(3-1)和带动右挤土叶片(2-2)伸缩的右油缸(3-2),所述左油缸(3-1)和右油缸(3-2)嵌设在左半柱体(1-1)和右半柱体(1-2)中,所述左挤土叶片(2-1)和右挤土叶片(2-2)均为弧形叶片。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挤土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柱体(1-1)和右半柱体(1-2)的结构相同,且所述左半柱体(1-1)和右半柱体(1-2)均包括半圆载体柱(1-11)和设置在半圆载体柱(1-11)上的圆柱盲孔(1-13)与台阶通孔(1-12),一个所述半圆载体柱(1-11)上的圆柱盲孔(1-13)与台阶通孔(1-12)交错布设,所述左半柱体(1-1)上的一个圆柱盲孔(1-13)和所述右半柱体(1-2)上的一个台阶通孔(1-12)对应以供右油缸(3-2)的安装,所述右半柱体(1-2)上的一个圆柱盲孔(1-13)和所述左半柱体(1-1)上的一个台阶通孔(1-12)对应以供左油缸(3-1)的安装,所述左油缸(3-1)伸出左半柱体(1-1)的活塞杆与左挤土叶片(2-1)连接,所述右油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先明,闫春杰,黄鑫,贺红,张伟伟,郑建国,于永堂,王毓国,朱建民,张帅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新丝路建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