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轮副、输油泵和共轨燃油喷射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62875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4
本技术公开一种行星轮副、输油泵和共轨燃油喷射泵。行星轮副包括套圈,在套圈内设有行星轮副,行星轮副的外轮廓由间隔设置的凸起部和凹陷部构成连续且闭合的齿状结构,行星轮副的外轮廓的表面粗糙度为Rz4.3μm。输出泵和共轨燃油喷射泵包含行星轮副。本技术中的行星轮副改善了行星轮副外表面粗糙度,提高行星轮副吸油供油的转动性,且工作更稳定,耐磨性和疲劳强度也得到改善,提高行星轮副的使用强度和使用寿命,输油泵的吸油供油性能更稳定,可以提供共轨燃油喷射泵更多更稳定的燃油,也进一步提高了共轨燃油喷射泵的高压油输出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星轮副、输油泵和共轨燃油喷射泵


技术介绍

1、柴油机共轨燃油喷射泵主要用于匹配柴油发动机,并且安装到以柴油为燃料的公共汽车,卡车等动力总成上。柴油机共轨燃油喷射泵由泵体部件,输油泵,凸轮轴等几大部件组成。行星轮副是输油泵进行吸油和供油的主要部件,装配在输油泵内,发动机带动凸轮轴转动,凸轮轴依靠连接键驱动行星轮副转动工作,内外行星轮设计一个齿差,转动时,内行星轮侧的齿顶与齿谷之间会形成一个密封容积,随着转动容积逐步扩大产生局部真空,燃油可以从油箱内吸入到密封腔,达到最大的封闭容积后,密封容积逐渐压缩减小,容积内燃油被供出输油泵外,实现输油泵吸油供油过程。

2、行星轮副是从油箱中吸入燃油供向高压腔的主要供油部件,凸轮轴带动内行星轮转动,再由内行星轮带动外行星轮转动,由于内外行星轮是偏心装配组合,转动时,产生内部容积差,实现吸油和供油作用。

3、现有技术中,外行星轮在套圈内转动,表面粗糙度较低,行星轮的转动性欠佳,吸油供油的性能也并不十分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星轮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套圈,在所述套圈内设有行星轮副,所述行星轮副的外轮廓由间隔设置的凸起部和凹陷部构成连续且闭合的齿状结构,所述套圈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凸起部配合的凸起配合部,以及用于连接相邻的所述凸起配合部的弧形过渡部;所述凸起部的个数比所述凸起配合部的个数少一个,且当其中一个所述凸起部与一个所述凸起配合部啮合时,背离所述凸起部的另一个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套圈内壁上相对的所述弧形过渡部相抵靠,从而在所述套圈和所述行星轮副之间形成相互独立的镜像两个油腔;所述行星轮副的外轮廓的表面粗糙度为Rz4.3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轮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行星轮副的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轮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套圈,在所述套圈内设有行星轮副,所述行星轮副的外轮廓由间隔设置的凸起部和凹陷部构成连续且闭合的齿状结构,所述套圈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凸起部配合的凸起配合部,以及用于连接相邻的所述凸起配合部的弧形过渡部;所述凸起部的个数比所述凸起配合部的个数少一个,且当其中一个所述凸起部与一个所述凸起配合部啮合时,背离所述凸起部的另一个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套圈内壁上相对的所述弧形过渡部相抵靠,从而在所述套圈和所述行星轮副之间形成相互独立的镜像两个油腔;所述行星轮副的外轮廓的表面粗糙度为rz4.3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轮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锋蔡忠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电中燃油喷射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