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新能源结构化模型参数优化,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结构模型控制参数动态耦合优化辨识方法。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
1、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向清洁化转型,以双馈风机和光伏发电系统为代表的新能源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持续攀升。然而,这类电力电子设备的广泛接入给电网稳定性带来了严峻挑战,其中控制参数的动态优化与辨识是关键瓶颈问题。现有技术中,新能源设备的控制参数优化主要存在以下技术瓶颈:一是对于参数动态耦合问题,双馈风机的网侧变流器电流内环参数与无功外环参数之间存在强耦合关系。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未充分考虑参数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导致优化过程陷入局部最优,例如在低电压穿越(lvrt)场景下,传统方法因忽略参数耦合可能引发系统振荡。此外,光伏系统的有功外环参数与无功支撑系数协同优化问题也未得到有效解决,导致故障期间有功功率波动加剧。二是针对暂态时间检测,电网故障时,传统基于单一特征量(如电压幅值)的暂态事件定位方法存在误判风险。例如,仅通过电压跌落幅度无法准确区分故障起始点与暂态发展阶段,导致参数辨识滞后。现有技术虽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结构模型控制参数动态耦合优化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结构模型控制参数动态耦合优化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引入耦合修正项的所述粒子群优化算法中,采用有限差分法近似求解具体的:其中,Δθ是粒子位置θ微小扰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结构模型控制参数动态耦合优化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结构模型控制参数动态耦合优化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向量为电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结构模型控制参数动态耦合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结构模型控制参数动态耦合优化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结构模型控制参数动态耦合优化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引入耦合修正项的所述粒子群优化算法中,采用有限差分法近似求解具体的:其中,δθ是粒子位置θ微小扰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结构模型控制参数动态耦合优化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结构模型控制参数动态耦合优化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向量为电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结构模型控制参数动态耦合优化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馈风机的带辨识参数包括:网侧变流器电流内环比例系数kp1-pv,kp2-pv、电流内环积分系数ki1-pv,ki2-pv,无功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利明,常潇,常泽洲,程雪婷,郑惠萍,张谦,张志轩,蒋慧杰,苏奕萌,张旭,王江涛,马燊丙,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