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佑军专利>正文

高楼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5898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高楼逃生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滑道进行逃生的高楼救生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的前端设有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滑道为组合式,所述支架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前支架和后支架分别铰接在H型铰链的两端,前支架的前端设有入口圈,所述滑道为复合滑道,复合滑道的上端设有与前支架前端入口圈等径的入口副圈,复合滑道由外向内依次为耐高温阻燃套、高弹性阻尼套、防静电滑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高楼救生滑道由于固定安装在楼房上部造成滑道易老化,保养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的缺陷,具有使用灵活方便、便于存贮、无需保养、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高楼逃生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滑道进行逃生的高楼救生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建筑高层楼房较多,这些高层建筑虽然配置了相关的防火消防设备,也设置了安全 通道,但仍解决不了发生火灾或遇地震等灾害时楼内人员的紧急逃生、疏散问题。楼内人员 常常无处可逃,坐以待毙,或是盲目纵身跳下高楼,这样的逃生避险方式多非死即伤,是不 可取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疏散、逃生设置和器具。为此,人们专利技术 了一种利用柔性材料制成的救生滑道,救生滑道上端固定在楼房上部,两端开口,靠柔性材 料制成的阻尼圈,产生阻尼,控制人体降落速度,达到救生的目的。传统的高楼救生滑道固 定安装在楼房上部,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风吹日晒雨淋,容易造成滑道老化,保养成本高, 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高楼救生滑道由于固定安装在楼房上部造成滑道易老 化,保养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灵活方便,无需保养,使用寿命长的高 楼救生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即一种高楼救生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的前端设有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滑道为 组合式,所述支架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前支架和后支架分别铰接在H型铰链的两端,前支 架的前端设有入口圈,所述滑道为复合滑道,复合滑道的上端设有与前支架前端入口圈等径 的入口副圈,复合滑道由外向内依次为耐高温阻燃套、高弹性阻尼套、防静电滑道。前支架上设有外罩支架,所述外罩支架铰接在前支架的两侧。使用时将外罩支架展开, 可以防止火种或异物通过复合滑道上端进入内部。甜支架上设有滑动支撑套,所述滑动支撑套包括套装在甜支架上的套筒,套筒的底部设 有支撑板,套筒上侧设有定位螺栓。使用时,根据固定墙的厚度,调整滑动支撑套的位置, 利用支撑板增强前支架的强度,保证使用安全。本技术具有使用灵活方便、便于存贮、无需保养、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本技术 使用时,选择楼房内有窗口的地方,将前支架和后支架旋转至水平位置,放置在窗口出的墙3壁上,在窗口内侧的墙壁上预设挂钩,利用钢丝绳将后支架与窗口内侧墙壁上的挂钩连接固 定后支架,前支架延伸到窗口外,调整前支架上滑动支撑套的位置,利用支撑板将前支架支 撑在窗口外侧的墙壁上,将复合滑道的入口副圈放置在入口圈上,复合滑道自然垂落,将外 罩支架展开,利用钢丝绳将外罩支架与窗口处的墙壁连接固定外罩支架,逃生人员通过窗口 爬进外罩支架内,再通过入口圈进入通过复合滑道逃生。本技术不使用时,将入口副圈 与入口圈分离,前支架和后支架折叠后,与巻起的复合滑道一起存放,占用空间小,使用时 再组装,克服了传统的高楼救生滑道始终固定在楼外,易老化,保养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的 缺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l后支架;2H型铰链;3套筒;4紧固螺栓;5支撑板;6前支架;7入口 副圈;8入口圈;9耐高温阻燃套;10高弹性阻尼套;11防静电滑道;12墙壁;13外罩支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l、图2所示,后支架1和前支架6铰接在H型铰链的两端,后支架1和前支架6 只能向上侧进行旋转,前支架6的两侧分别设有滑动支撑套,滑动支撑套由套筒3、紧固螺 栓4、支撑板5组成,套筒3套装在前支架6上,前支架6的前端设有入口圈8,复合滑道的 上端设有与入口圈8等径的入口副圈7,复合滑道由外向内依次为耐高温阻燃套8、高弹性阻 尼套9、防静电滑道IO。本技术使用时,选择楼房内有窗口的地方,将后支架1和前支架6旋转到水平位置, 利用墙壁12内侧预设的挂钩,使用钢丝绳将后支架1与挂钩连接,前支架6延伸到窗口外, 调整前支架6上两个套筒3的位置,利用紧固螺栓4固定套筒3的位置,再利用套筒3底部 的支撑板5将甜支架6支撑在墙壁12的外侧,将复合滑道的入口副圈7放置在入口圈8上, 复合滑道自然垂落,逃生人员通过窗口爬到入口副圈7处,进入复合滑道逃生。复合滑道由 外向内采用耐高温阻燃套8、高弹性阻尼套9、防静电滑道10的设置,既可以有效防止外部 火种损坏滑道,又可以防止内部逃生人员因摩擦产生静电。本技术不使用时,将入口副圈7与入口圈8分离,前支架6和后支架1向上折叠后, 与巻起的复合滑道一起存放,占用空间小。实施例2如图3所示,外罩支架13铰接在前支架6的两侧,其他同实施例l。本实施例使用时,将外罩支架13展开,利用钢丝绳将外罩支架13与墙壁12连接固定,即可以有效防止火种由复合滑道上端进入复合滑道的内部,保护了逃生人员和复合滑道的安全。权利要求1、一种高楼救生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的前端设有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滑道为组合式,所述支架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前支架和后支架分别铰接在H型铰链的两端,前支架的前端设有入口圈,所述滑道为复合滑道,复合滑道的上端设有与前支架前端入口圈等径的入口副圈,复合滑道由外向内依次为耐高温阻燃套、高弹性阻尼套、防静电滑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前支架上设有外罩支架,所述外罩 支架铰接在前支架的两侧。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前支架上设有滑动支撑套,所述滑 动支撑套包括套装在前支架上的套筒,套筒的底部设有支撑板,套筒上侧设有定位螺栓。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高楼逃生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滑道进行逃生的高楼救生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的前端设有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滑道为组合式,所述支架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前支架和后支架分别铰接在H型铰链的两端,前支架的前端设有入口圈,所述滑道为复合滑道,复合滑道的上端设有与前支架前端入口圈等径的入口副圈,复合滑道由外向内依次为耐高温阻燃套、高弹性阻尼套、防静电滑道。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高楼救生滑道由于固定安装在楼房上部造成滑道易老化,保养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的缺陷,具有使用灵活方便、便于存贮、无需保养、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文档编号A62B1/20GK201394289SQ20092002448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6日专利技术者王佑军 申请人:王佑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楼救生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的前端设有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滑道为组合式,所述支架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前支架和后支架分别铰接在H型铰链的两端,前支架的前端设有入口圈,所述滑道为复合滑道,复合滑道的上端设有与前支架前端入口圈等径的入口副圈,复合滑道由外向内依次为耐高温阻燃套、高弹性阻尼套、防静电滑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佑军
申请(专利权)人:王佑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