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入式压力传感器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57621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力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介入式压力传感器及制作方法,包括单晶硅衬底、悬膜、释放孔、腔室、压阻、重掺、绝缘层、电磁屏蔽区和焊盘,介入式压力传感器整体长度不大于1000μm,宽度不大于400μm,厚度不大于150μm,介入式压力传感器应用压力范围为‑30~1300mmHg,单晶硅衬底为任意晶向,且电阻率不小于1Ω·cm,腔室位于单晶硅衬底上表面,腔室为垂直槽或倒棱台型。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采用牺牲层释放工艺,避免采用昂贵的预制腔体SOI工艺,降低成本,提高了生产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力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介入式压力传感器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1、现代临床医疗中,脑水肿、颅脑损伤、帕金森症的治疗过程中都需要掌握病人颅内压力的状况。颅内压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上所产生的压力,是神经外科临床和科研的重要观察指标。目前,采用介入式压力传感器头安置于颅腔内,传感器的另一端与颅内压监护仪连接,将颅内压的动态变化转为电信号,并用记录器连续绘制出压力曲线,以随时了解患者颅内压的一种技术。

2、当前的介入式压力传感器采用预制腔体soi,成本高,良率低,技术难度大,根本原因在于预制腔体soi采用的薄顶硅在研磨抛光过程中受应力影响,容易破膜。因此制作出一种良率高、成本低的介入式压力传感器是目前急于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解决介入式压力传感器成本高,良率低,技术难度大的问题。

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介入式压力传感器及制作方法,采用牺牲层释放工艺,避免采用昂贵的预制腔体soi工艺,极大的降低成本,同时牺牲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入式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单晶硅衬底、悬膜、释放孔、腔室、压阻、重掺、绝缘层、电磁屏蔽区和焊盘,所述介入式压力传感器整体长度不大于1000μm,宽度不大于400μm,厚度不大于150μm,所述介入式压力传感器应用压力范围为-30~1300mmHg,所述单晶硅衬底为任意晶向,且电阻率不小于1Ω·cm,所述腔室位于单晶硅衬底上表面,腔室为垂直槽或倒棱台型,若腔室为倒棱台型,单晶硅衬底晶向为(100),腔室的高度为4~20μm,所述腔室上方为悬膜,悬膜为多晶硅或单晶硅,长度不大于400μm,宽度不大于250μm,厚度不大于6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式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单晶硅衬底、悬膜、释放孔、腔室、压阻、重掺、绝缘层、电磁屏蔽区和焊盘,所述介入式压力传感器整体长度不大于1000μm,宽度不大于400μm,厚度不大于150μm,所述介入式压力传感器应用压力范围为-30~1300mmhg,所述单晶硅衬底为任意晶向,且电阻率不小于1ω·cm,所述腔室位于单晶硅衬底上表面,腔室为垂直槽或倒棱台型,若腔室为倒棱台型,单晶硅衬底晶向为(100),腔室的高度为4~20μm,所述腔室上方为悬膜,悬膜为多晶硅或单晶硅,长度不大于400μm,宽度不大于250μm,厚度不大于6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式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对牺牲层采用工艺释放形成,所述牺牲层采用二氧化硅、或硼磷硅玻璃、或磷硅玻璃,所述释放孔位于悬膜宽边,且为矩形小孔阵列,边长不大于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式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阻包括第一压阻和第二压阻,所述压阻嵌于悬膜上表面,所述压阻构成惠斯通电桥半桥,且所述压阻位于悬膜上,并呈现边缘中心排布型或者两边排布型,所述边缘中心排布型为第一压阻位于悬膜长边,距离长边0~5μm,所述第二压阻位于悬膜长边和宽边中心线上,所述两边排布型为第一压阻位于悬膜长边,距离长边0~5μm,所述第二压阻位于长边中心线,距离短边0~5μm,所述压阻长度为10~30μm,宽度为2~15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介入式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宏迈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