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粘混纺纱染色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57259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3
本申请公开一种毛粘混纺纱染色工艺,涉及纺织物染色技术领域。毛粘混纺纱由羊毛纤维和粘胶纤维制备而成,毛粘混纺纱卷绕成筒子纱。毛粘混纺纱染色工艺包括前处理流程、染色流程和皂洗流程。前处理流程采用除油剂、复合酶、漂白稳定剂、pH缓冲剂、漂白剂和漂白活化剂处理筒子纱;复合酶包括脂肪酶、降解蛋白酶和防缩蛋白酶。染色流程以超声波为辅助,采用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电解质、匀染剂、pH滑动剂和羊毛保护剂对筒子纱进行染色。前处理使用酶处理法,进行防缩处理抑制羊毛鳞片定向移动,消除湿热机械力下的纤维纠缠风险。染色流程采用超声波辅助,提高染液穿透纱层的能力,提升了筒子纱内、中、外层纱线的颜色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纺织物染色,特别涉及一种毛粘混纺纱染色工艺


技术介绍

1、羊毛纤维和粘胶纤维的混纺纱,称为毛粘混纺纱。毛粘混纺纱卷绕在筒管上的松筒结构,称为筒子纱。筒子纱染色因其处理高效性和简便性成为主流染色工艺。相关一些筒子纱染色工艺,染液难以均匀穿透纱层,导致筒子内、中、外层颜色一致性差,返修率高,纤维损伤风险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相关一些筒子纱染色工艺,存在染液难以均匀穿透纱层,导致筒子内、中、外层颜色一致性差,返修率高,纤维损伤风险高的现象,本申请提出一种采用超声辅助的毛粘混纺纱染色工艺,以改善该现象。

2、一种毛粘混纺纱染色工艺,所述毛粘混纺纱由羊毛纤维和粘胶纤维制备而成,所述毛粘混纺纱卷绕成筒子纱;所述毛粘混纺纱染色工艺包括前处理流程、染色流程和皂洗流程。

3、所述前处理流程采用除油剂、复合酶、漂白稳定剂、ph缓冲剂、漂白剂和漂白活化剂处理所述筒子纱;所述复合酶包括脂肪酶、降解蛋白酶和防缩蛋白酶。

4、所述染色流程以超声波为辅助,采用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电解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毛粘混纺纱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粘混纺纱由羊毛纤维和粘胶纤维制备而成,所述毛粘混纺纱卷绕成筒子纱;所述毛粘混纺纱染色工艺包括前处理流程、染色流程和皂洗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粘混纺纱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流程包括:将所述筒子纱浸泡入水中,加入除油剂,使得除油剂的浓度为2-3g/L,在38-42℃保持4-6min;然后加热至50-55℃,加入所述复合酶,使得所述复合酶的浓度为3-5g/L,保持8-12min;在该50-55℃温度中,接着加入所述漂白稳定剂和所述pH缓冲剂,使得所述漂白稳定剂的浓度为1-1.5g/L,使得pH达到7.8-8.2,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粘混纺纱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粘混纺纱由羊毛纤维和粘胶纤维制备而成,所述毛粘混纺纱卷绕成筒子纱;所述毛粘混纺纱染色工艺包括前处理流程、染色流程和皂洗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粘混纺纱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流程包括:将所述筒子纱浸泡入水中,加入除油剂,使得除油剂的浓度为2-3g/l,在38-42℃保持4-6min;然后加热至50-55℃,加入所述复合酶,使得所述复合酶的浓度为3-5g/l,保持8-12min;在该50-55℃温度中,接着加入所述漂白稳定剂和所述ph缓冲剂,使得所述漂白稳定剂的浓度为1-1.5g/l,使得ph达到7.8-8.2,保持35-40min;加热至80-85℃保持5-10min,然后冷却、排液;加水浸泡所述筒子纱,加热至38-42℃,加入所述漂白活化剂和所述漂白剂,使得所述漂白活化剂的浓度为1-2g/l,所述漂白剂的浓度为5-8g/l,ph为7.8-8.2,保持4-6min;加热至60-65℃保持25-30min;排液、水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毛粘混纺纱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剂为脂肪胺聚氧乙烯醚;所述漂白稳定剂为有机膦酸盐;所述漂白剂为过氧化氢;所述漂白活化剂为四乙酰乙二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粘混纺纱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流程包括:将所述筒子纱浸泡在水中,开启超声波,加入一部分所述电解质、一部分所述匀染剂、所述酸性染料和所述活性染料,酸性染料相对于所述筒子纱净重的质量比值为2-3%,活性染料相对于所述筒子纱净重的质量比值为3-5%,ph为4-5,于38-42℃保持4-6min;加热至50-55℃,加入另一部分所述电解质、另一部分所述匀染剂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兴群连梦蓉刘红菲蒋毅梅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