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领口无缝拼接结构及双面连帽外套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44508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9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服装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领口无缝拼接结构及双面连帽外套及其制作工艺,其中结构包括,衣身和连接于衣身领口位置的衣领,衣领包括后领、左前领和右前领,左前领和右前领分别设于后领两端,后领、左前领和右前领的下侧分别连接于衣身,左前领和右前领越过衣身的肩线位置向下延伸设置,左前领和右前领上均设有内凹的弧形过渡区,用于减少领口与颈部间的空隙,降低褶皱产生的几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左前领和右前领的延伸形态将前领口与衣身的拼缝痕迹转移隐去,同时进一步的,通过特殊的拔烫工艺,使左前领和右前领形成弧形过渡区,弧形过渡区可根据人体颈部曲线精准塑形,确保领口始终贴合颈部,提升活动时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来说涉及服装制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前领口无缝拼接结构及双面连帽外套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1、在服装制造中,领口一般不与衣身一体成型而单独缝合,原因一是,面料特性适配,领口部位与人体颈部频繁接触,对舒适度要求高,单独缝合可选用更柔软、亲肤的面料,而衣身面料可根据款式需求选择功能性面料(如防风、防水),提升服装整体性能;二是,生产工艺与成本考量,一体成型对剪裁、工艺要求极高,易造成面料浪费,单独缝合则可优化排版,降低废料率,同时简化生产流程,提升制作效率与经济效益。

2、现有领口缝纫拼接工艺虽操作简便、成本低,却存在显著弊端。领口缝线痕迹易与皮肤摩擦,引发不适感,影响穿着体验;明显的接缝不仅破坏整体美观,降低服装档次,还易在日常穿着、洗涤过程在接缝附近堆积褶皱、脱线,缩短服装使用寿命。随着消费者对服装舒适性、美观性要求不断提升,传统工艺已难以满足高端市场需求。

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领口无缝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衣身和连接于衣身领口位置的衣领,所述衣领包括后领、左前领和右前领,所述左前领和右前领分别设于后领两端,所述后领、左前领和右前领的下侧分别连接于衣身,所述左前领和右前领越过衣身的肩线位置向下延伸设置,所述左前领和右前领上均设有内凹的弧形过渡区,所述弧形过渡区的弧度与人体颈部弯曲弧度相适配,用于减少领口与颈部间的空隙降低褶皱产生的几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领口无缝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领、左前领和右前领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领口无缝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衣领上侧还连接有衣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领口无缝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衣身和连接于衣身领口位置的衣领,所述衣领包括后领、左前领和右前领,所述左前领和右前领分别设于后领两端,所述后领、左前领和右前领的下侧分别连接于衣身,所述左前领和右前领越过衣身的肩线位置向下延伸设置,所述左前领和右前领上均设有内凹的弧形过渡区,所述弧形过渡区的弧度与人体颈部弯曲弧度相适配,用于减少领口与颈部间的空隙降低褶皱产生的几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领口无缝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领、左前领和右前领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领口无缝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衣领上侧还连接有衣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领口无缝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领和右前领之间设有门禁拉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领口无缝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兴群周雪亮陈昭源胡牛崽纪晨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