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新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耐压超疏水织物的制备及其在土壤防返碱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5280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压超疏水织物及其在土壤防返碱中的应用。该织物通过胶黏剂与极性溶剂形成胶粘溶液,再以烷基硅烷和纳米粒子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缩合,制得烷基硅烷聚合物悬浮液;将织物依次浸渍胶粘溶液和悬浮液,经干燥固化后形成微纳米复合超疏水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超疏水织物具有优异的耐压性能和疏水性能,水接触角≥150°,滚动角≤10,经50cm土壤埋置100天后,水接触角≥140°,500g沙土静压62天后仍保持溅射角WSA≤6.3°。作为土壤阻隔层时,可阻断盐分上移率≥93.5%,同时允许水蒸气透过使上层土壤含水量提升5‑22%,兼具防盐碱与保湿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低温常压)、成本低,适用于盐碱地生态治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疏水织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是涉及一种耐压超疏水织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土壤防返碱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土壤盐碱化是影响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尤其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表现尤为突出。盐碱化土壤中过量的可溶性盐分(如nacl、na2co3等)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透气性和透水性,同时抑制植物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传统防治土壤返碱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改良(如深耕、客土)、化学改良(如施用石膏)和生物改良(如种植耐盐作物),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成本高、见效慢或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2、超疏水材料因其独特的拒水性能在土壤防返碱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这类材料通过构建微纳米级粗糙结构和低表面能化学修饰,可以实现对液态水的有效阻隔。理论上,将超疏水材料应用于土壤表层可以阻断地下水通过毛细作用上升蒸发,从而防止盐分在表土层的积累。然而,现有的超疏水材料在土壤环境应用中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土壤耕作和自然沉降产生的静压力会导致材料微观结构塌陷,使其丧失超疏水性;其次,盐碱土壤中的高ph值和盐离子会腐蚀材料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压超疏水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胶黏剂选自环氧树脂、聚氨酯、聚烯烃、丙烯酸、有机硅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极性有机溶剂为丙酮、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中的至少一种;胶黏剂与极性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0.001: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烷基硅烷选自正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或十八烷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纳米粒子选自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铟或氧化镁;烷基硅烷与纳米粒子质量比为1:0.00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压超疏水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胶黏剂选自环氧树脂、聚氨酯、聚烯烃、丙烯酸、有机硅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极性有机溶剂为丙酮、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中的至少一种;胶黏剂与极性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0.001: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烷基硅烷选自正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或十八烷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纳米粒子选自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铟或氧化镁;烷基硅烷与纳米粒子质量比为1:0.00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碱性催化剂为氨水、氢氧化钠、碳酸钠中的至少一种,碱性催化剂添加量为烷基硅烷与纳米粒子总质量的0.01-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织物首先在胶粘溶液中浸渍5秒-10分钟,25-180℃干燥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宁刘倩媛吴钊峰王萌喻阳阳宋启雪杨贺微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