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集群系统、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54817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却塔集群系统、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冷却塔集群系统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冷却塔模块,每个所述冷却塔模块包括冷却塔和二级泵;多个并联设置的制冷机模块;多个所述冷却塔模块和多个所述制冷机模块之间通过冷却循环管路连通;控制模块,包括测量单元;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多个所述制冷机模块和多个所述冷却塔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单元测量的所述液位高度、所述冷却水回水温度和所述冷却水供水温度,控制所述制冷机和所述冷却塔的开启数量,以使得各所述冷却塔的布水盘液位维持在预设液位范围、所述多个并联设置的冷却塔模块的总能耗最低。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降低冷却塔集群系统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能源供给,特别是涉及一种冷却塔集群系统、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1、在大型制冷机房及区域供冷系统中,由多台冷却塔并联组成的集群系统是冷却水散热的核心设备,其运行状态对整体制冷效率至关重要。现有技术中,冷却塔集群的控制策略较为简单,在部分负荷工况下,要么开启全部冷却塔,利用全部换热面积;要么关闭部分冷却塔,仅保留与运行主机数量匹配的冷却塔塔体。

2、然而,这两种控制方式均难以实现能耗优化:开启全部冷却塔时,因总冷却水量远低于设计值,单塔流量不足导致布水盘液位偏低,布水不均使得换热效率下降,而为维持基本散热效果,风机需保持安全运行频率,形成“低流量高能耗”的低效状态;关闭部分冷却塔时,虽单塔流量得以提升,但剩余冷却塔需承担更高散热负荷,往往需提高冷却塔的风机转速或增加水泵频率以满足冷却需求,同时闲置冷却塔的换热面积未被利用,造成资源浪费,最终导致冷却塔集群系统的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冷却塔集群系统、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能够降低冷却塔集群系统的能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塔集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管路包括供水母管和回水母管,多个所述制冷机模块通过所述供水母管与多个所述冷却塔模块连通,多个所述冷却塔模块通过所述回水母管与多个所述制冷机模块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单元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变频器组块,所述变频器组块分别与所述二级泵、所述冷却水泵及所述风机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冷却塔模块的集水盘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塔集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管路包括供水母管和回水母管,多个所述制冷机模块通过所述供水母管与多个所述冷却塔模块连通,多个所述冷却塔模块通过所述回水母管与多个所述制冷机模块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单元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变频器组块,所述变频器组块分别与所述二级泵、所述冷却水泵及所述风机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冷却塔模块的集水盘之间通过液位平衡管路连接,所述液位平衡管路用于均衡各所述集水盘的液位高度。

6.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冷却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春光陈盛阶王朝晖许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前海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