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播种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4522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播种机器人,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下部用于行进的轮体,机架上从前至后设置若干用于蔬菜种植的操作模块,轮体包括一对前轮和一个后轮,一对前轮分隔设置进而在中部形成供操作模块使用的操作空间,后轮可摆动的设置于后方中部且后轮连接动力部件进行驱动行进和转向;操作模块包括犁地机构、播种机构和拨土机构,犁地机构、播种机构、拨土机构、后轮从前至后依次设置于操作空间的轴线上;当播种机器人运行进行播种时,由犁地机构、播种机构、拨土机构、后轮依次完成土壤的松动分开、播种、拨动集中以及压实土壤。本发明专利技术完成对小范围小面积对应种类蔬菜种植的播种需求,为需要的使用者带来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机械设备,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播种机器人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机械化设备应用到农业之中,进而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一些用于蔬菜种植的大型机械车辆和大型机器人已经开始广泛的使用到农业种植之中,但是其所应用的场景多是面向具有规划的大面积的田地之上;对于小面积小范围的田地蔬菜种植,并没有必要采购使用大型机械,这就对小型的种植机器人提供了市场需求,常规的小型种植机器人采用的是对土地打孔、然后对孔洞位置播种、接着拨土填埋种子孔洞的操作,这一方面是土地在播种前就完成了一定的翻土犁地的操作,因此不需要犁地的操作,另一方面是其适用的所种植的种子是需要深埋的种子;如果所要种植的土地需要犁地操作,并且不需要对种植位置打孔,那么就需要一款对应适用的播种机器人机型来满足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播种机器人,通过犁地机构、播种机构、拨土机构、后轮的功能化设计,完成适配该款机型的蔬菜种子的播种操作,满足使用者具体化的使用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播种机器人,包括机架(1)和设置于机架(1)下部用于行进的轮体(2),所述机架(1)上从前至后设置若干用于蔬菜种植的操作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2)包括一对前轮(3)和一个后轮(4),一对前轮(3)分隔设置进而在中部形成供操作模块使用的操作空间,所述后轮(4)可摆动的设置于后方中部且后轮(4)连接动力部件进行驱动行进和转向;所述操作模块包括犁地机构(5)、播种机构(6)和拨土机构(7),所述犁地机构(5)、播种机构(6)、拨土机构(7)、后轮(4)从前至后依次设置于操作空间的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播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犁地斜板(51)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播种机器人,包括机架(1)和设置于机架(1)下部用于行进的轮体(2),所述机架(1)上从前至后设置若干用于蔬菜种植的操作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2)包括一对前轮(3)和一个后轮(4),一对前轮(3)分隔设置进而在中部形成供操作模块使用的操作空间,所述后轮(4)可摆动的设置于后方中部且后轮(4)连接动力部件进行驱动行进和转向;所述操作模块包括犁地机构(5)、播种机构(6)和拨土机构(7),所述犁地机构(5)、播种机构(6)、拨土机构(7)、后轮(4)从前至后依次设置于操作空间的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播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犁地斜板(51)通过各自的第一连杆(511)可摆动的设置于机架(1)下部,所述第一连杆(511)上连接第一驱动气缸(512),两个第一连杆(511)在收起时呈八字形,进而令一对犁地斜板(51)相分离,当第一驱动气缸(512)驱动第一连杆(511)向下摆动进而令一对犁地斜板(51)下降至接触土壤时,一对第一连杆(511)摆动呈平行,一对犁地斜板(51)相靠近进而排布呈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播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犁地圆片(52)通过第二连杆(521)可摆动的设置于机架(1)下部,所述第二连杆(521)上连接第二驱动气缸(522),所述第二连杆(521)、两个第一连杆(511)与机架(1)下部的连接位置分别位于前后两侧,进而在第二连杆(521)收起时,犁地圆片(52)位于两个第一连杆(511)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先飞宫庆硕王申莹吕俊潼陈伟吴今姬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