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行式箱体姿态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4459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并行式箱体姿态调整装置,包括:后辊筒输送组件、右辊筒输送组件、左辊筒输送组件、拨箱组件、翻转组件;左、右辊筒输送组件的第一排辊筒左右对称设置于后辊筒输送组件的输送方向两侧,左、右辊筒输送组件的辊筒轴向垂直于后辊筒输送组件的辊筒轴向;拨箱组件被配置为:使拨箱板沿左右方向往复运动,以将后辊筒输送组件上连续输入的箱式物料相继拔至左、右辊筒输送组件的第一排辊筒上;左、右辊筒输送组件的两排辊筒之间均设有所述翻转组件,翻转组件将左/右辊筒输送组件的第一排辊筒上的箱式物料沿前后方向翻转90°至第二排辊筒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将物料自动装车且在输送过程中进行并行以及多姿态调整,提高物料输送和姿态调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装卸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并行式箱体姿态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1、很多场景都存在依靠纸箱包装运输的产品,例如烟草行业用瓦楞纸箱包装件烟,乳行业用纸箱包装牛奶等。箱式物料一般采用厢式货车运输,箱式物料在装车环节需要根据车厢的大小变换成不同的姿态进行装车,以实现车厢空间利用最大化,提高车厢装载率,同时将货物码垛严实,可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货物掉落损伤。

2、目前,箱式物料的装车主要依靠人工完成,人工装车的过程中,会将箱式物料变换成不同的姿态进行码垛,这样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为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些通过机械设备对箱式物料进行自动装车的技术,但这些技术方案中大部分都没有箱式物料姿态调整机构,则其车厢空间利用率不如人工装车的高。

3、现有技术中有单独对箱体姿态调整技术的研究,姿态调整技术主要有顶升旋转、夹持旋转、吸附旋转等。用以上姿态调整技术调整箱体姿态的缺点是动作步骤繁多,如顶升旋转调整箱体姿态就需要进行顶升箱体、旋转箱体、放下箱体共三个动作步骤,动作步骤繁琐,姿态调整效率受限。并且现有的这些技术仅能实现箱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并行式箱体姿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辊筒输送组件(1)、右辊筒输送组件(2)、左辊筒输送组件(10)、拨箱组件(11)、翻转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式箱体姿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叉架旋转组件(3)和电缸组件(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式箱体姿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辊筒输送组件(10)或右辊筒输送组件(2)包括:第一辊筒支架(201)、第一电动辊筒(202)、第一辊筒(211)、第二辊筒支架(203)、第二电动辊筒(210)、第二辊筒(204)、第三辊筒支架(205)、第一多楔带(207)、约束滚轮(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行式箱体姿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辊筒输送组件(1)、右辊筒输送组件(2)、左辊筒输送组件(10)、拨箱组件(11)、翻转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式箱体姿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叉架旋转组件(3)和电缸组件(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式箱体姿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辊筒输送组件(10)或右辊筒输送组件(2)包括:第一辊筒支架(201)、第一电动辊筒(202)、第一辊筒(211)、第二辊筒支架(203)、第二电动辊筒(210)、第二辊筒(204)、第三辊筒支架(205)、第一多楔带(207)、约束滚轮(208)、激光测距仪(209)、激光测距支架(2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式箱体姿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式箱体姿态调整装置还包括:摆轮换向组件(13),其设置于所述后辊筒输送组件(1)的输出侧,且位于所述左辊筒输送组件(10)、右辊筒输送组件(2)的第二排辊筒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永柱周筱豫朱俊杨家华陈铁昆张金如杨会莉王玉洁刘淼琼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鼎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