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子母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4390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0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子母门,包括从下至上放置的母门和子门以及门框,母门与门框通过第一合页铰链连接,子门与门框通过第二合页铰链连接,母门和子门在结合处均设置有凸起部和凹陷部,母门的凸起部和子门的凹陷部相互嵌合,母门的凹陷部顶端设置有楔块,子门的凸起部底端设置有凹槽,楔块和凹槽为对应设置,用于连接母门和子门,母门的前表面设置有调整机构,调整机构包含有可调节的伸缩弹簧杆,伸缩弹簧杆用于调节楔块的升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仅使用调整结构即可实现对子门的固定作用,拉下升降把手后即可完成便捷的调控,从而能够单独打开上部的子门,无需复杂的门锁开合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具用门的,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子母门 。


技术介绍

1、子母门通常由子门和母门构成,通常为对开式结构,例如专利号为cn111075313a的技术,即为类似的结构,一般在子门和母门之间设置有门锁结构;然而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比如在装修时因设置有阁楼,或例如专利号为cn106639830a的子母门结构,便设置有上下的子母门。

2、然而此类的子母门结构通常由于闭合性较差,尤其是子门和母门之间由于没有门锁结构,导致结合处的缝隙较大,又因为和对开式子母门不同,上下式的子母门的子门经常需要打开后通风,以实现在通风透气的同时避免蛇虫鼠蚁直接从下部进入,因此在实际的使用中既需要能够便于独立打开子门的需求,而在关闭后又需要满足隔音和隔温的效果,如何设计一种满足上述需求的子母门,是上下式子母门技术发展的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子母门 ,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高上下式子母门的密封效果以及设计了更方便的子门控制结构。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子母门 ,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放置的所述母门(1)和子门(2)以及门框,所述母门(1)与门框通过第一合页铰链(101)连接,所述子门(2)与门框通过第二合页铰链(201)连接,所述母门(1)和子门(2)在结合处均设置有凸起部(6)和凹陷部(7),所述母门(1)的凸起部(6)和子门(2)的凹陷部(7)相互嵌合,所述母门(1)的凹陷部(7)顶端设置有楔块(303),所述子门(2)的凸起部(6)底端设置有凹槽(401),所述楔块(303)和凹槽(401)为对应设置,用于连接母门(1)和子门(2),所述母门(1)的前表面设置有调整机构(3),所述调整机构(3)包含有可调节的伸缩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子母门 ,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放置的所述母门(1)和子门(2)以及门框,所述母门(1)与门框通过第一合页铰链(101)连接,所述子门(2)与门框通过第二合页铰链(201)连接,所述母门(1)和子门(2)在结合处均设置有凸起部(6)和凹陷部(7),所述母门(1)的凸起部(6)和子门(2)的凹陷部(7)相互嵌合,所述母门(1)的凹陷部(7)顶端设置有楔块(303),所述子门(2)的凸起部(6)底端设置有凹槽(401),所述楔块(303)和凹槽(401)为对应设置,用于连接母门(1)和子门(2),所述母门(1)的前表面设置有调整机构(3),所述调整机构(3)包含有可调节的伸缩弹簧杆(304),所述伸缩弹簧杆(304)用于调节楔块(303)的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子母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3)表面设置有升降把手(301),以及与升降把手(301)连接的固定杆(302),所述固定杆(302)的左端连接至楔块(303)的底部侧面,所述楔块(3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杆(30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子母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门(2)的凸起部(6)内部设置有调节空间(4),所述调节空间(4)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杆(402),所述第一连杆(402)贯穿凹槽(401)的顶部,所述第一连杆(402)的顶部安装有转动轴(403),所述转动轴(403)的左侧还设置有第二连杆(405),所述第二连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天翔尹杨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稚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