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滤波核预测的神经阴影计算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4192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07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滤波核预测的神经阴影计算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首先从光源位置出发由光栅化管线生成各个方向的深度图;从相机位置出发开始光栅化渲染管线,获得像素着色点的位置、深度、反照率和材质信息信息并存入几何缓冲的对应通道;同时根据着色点位置查询深度图计算基础阴影;以几何缓冲和基础阴影作为作为输入,使用卷积神经网络端到端预测逐像素的空洞滤波核参数;使用该空洞滤波核对基础阴影进行滤波操作,得到最终软阴影效果。由此,解决了现有的阴影映射方法的精度较差,容易导致硬阴影走样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栅化渲染,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滤波核预测的神经阴影计算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光栅化渲染中,阴影映射算法可通过预计算光源视角的深度信息构建深度缓冲,支持快速判断场景各个点是否处于阴影之中,大幅提升了渲染效率。阴影映射方法只产生0或1的硬阴影,针对具有一定体积的光源产生的软阴影效果,主流的软阴影算法百分比靠近滤波(percentage-closer filtering)通过查询局部区域内光源深度更小的物体的百分比来作为软阴影的比例。一些更复杂的软阴影方法对硬阴影的统计信息进行预先滤波,再从统计信息中快速恢复出近似的软阴影比例。

2、尽管上述方法已经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阴影映射算法存在精度不足导致的硬阴影走样、锯齿等问题,而软阴影方法由于真实软阴影求解的复杂性,只计算一个近似比例作为结果,和实际阴影存在一定差别,同时还容易产生漏光等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滤波核预测的神经阴影计算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阴影映射方法的精度较差,容易导致硬阴影走样等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滤波核预测的神经阴影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目标网络输入信息输入至预先训练的目标神经网络,以利用预设的第三方推理库对所述目标网络输入信息进行网络推理之前,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目标光源的光源位置,并从所述光源位置出发,基于预设的光栅化图形管线和阴影映射策略,以生成所述目标光源在所有方向上的深度缓冲,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目标相机出发,对所述深度缓冲进行正常光栅化渲染,以得到对应的基础阴影信息和几何缓冲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滤波核预测的神经阴影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目标网络输入信息输入至预先训练的目标神经网络,以利用预设的第三方推理库对所述目标网络输入信息进行网络推理之前,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目标光源的光源位置,并从所述光源位置出发,基于预设的光栅化图形管线和阴影映射策略,以生成所述目标光源在所有方向上的深度缓冲,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目标相机出发,对所述深度缓冲进行正常光栅化渲染,以得到对应的基础阴影信息和几何缓冲信息,并基于所述基础阴影信息和所述几何缓冲信息,处理并计算目标网络输入信息,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网络输入信息输入至预先训练的目标神经网络,以利用预设的第三方推理库对所述目标网络输入信息进行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昆胡学浚鲁劲帆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