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杯脱模装置的顶料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41627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0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注塑杯脱模装置的顶料结构,属于注塑杯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动模座和定模座,所述定模座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定模座四角处均固定设有一个导杆,所述定模座通过导杆插接配合连接动模座,该注塑机设备中动模座与定模座插接配合连接时,通过推杆推动横板和两个U形板沿定模座下移,使顶杆迫使顶盘将杯形筒端面齐平设置,实现注塑杯成型,通过两个阻尼器缓冲处理,避免动模座撞击定模座现象,当注塑成型杯后,动模座脱离时,在复位弹簧作用下,顶杆和顶盘上移复位,实现注塑杯自动顶料效果,且阻尼器可减缓复位弹簧复位的速度,并减轻复位弹簧的承载压力,且顶盘顶料时击打注塑杯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注塑杯生产,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注塑杯脱模装置的顶料结构


技术介绍

1、塑杯可用于存储饮品使用,注塑杯通常利用注塑机设备注塑成型生产,当注塑开模后,需要将成型好的注塑杯从模具中取出,即需要利用到顶出机构,一般包括有气动和机械顶杆顶料机构,可将注塑制品从模具的一侧或底部顶出来,而传统的机械顶杆机构一般为复位弹簧迫使顶杆复位,继而将塑杯产品从模具中顶出,因动模脱离定模过程中,复位弹簧恢复速度较快,致使顶杆会在接触塑杯瞬间对塑杯产生一定的击打,会产生一定的损毁率,且动模压向定模时,复位弹簧还起到对动模的缓冲阻力,此过程中复位弹簧的承载受限原因,常会引起复位弹簧疲劳形变现象,如不及时更换,会引起动模撞击定模表面,且顶杆不能完全复位现象,需要定期更换处理。

2、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注塑杯脱模装置的顶料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杯脱模装置的顶料结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该注塑机设备中动模座与定模座插接配合连接时,通过推杆推动横板和两个u形板沿定模座下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杯脱模装置的顶料结构,包括动模座(1)和定模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座(2)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3),所述定模座(2)四角处均固定设有一个导杆(21),所述定模座(2)通过导杆(21)插接配合连接动模座(1),所述动模座(1)上固定设有呈方形分布的四个推杆(12),所述推杆(12)滑动插接于定模座(2)内,且底端推动连接有顶料组件(5),所述定模座(2)上表面还固定设有呈方形分布的四个杯形筒(23),所述动模座(1)底面开设有呈方形分布的四个杯形槽(11),所述杯形筒(23)与杯形槽(11)内壁之间设置有塑杯模腔结构,所述底座(3)上螺纹安装有两个阻尼器(4),所述顶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杯脱模装置的顶料结构,包括动模座(1)和定模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座(2)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3),所述定模座(2)四角处均固定设有一个导杆(21),所述定模座(2)通过导杆(21)插接配合连接动模座(1),所述动模座(1)上固定设有呈方形分布的四个推杆(12),所述推杆(12)滑动插接于定模座(2)内,且底端推动连接有顶料组件(5),所述定模座(2)上表面还固定设有呈方形分布的四个杯形筒(23),所述动模座(1)底面开设有呈方形分布的四个杯形槽(11),所述杯形筒(23)与杯形槽(11)内壁之间设置有塑杯模腔结构,所述底座(3)上螺纹安装有两个阻尼器(4),所述顶料组件(5)包括有横板(53),所述横板(53)两端均固定连接有u形板(54),所述横板(53)两端上表面与定模座(2)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55),所述u形板(54)分别与两个推杆(12)底端贴合连接,所述u形板(54)上均固定设有两个顶杆(52),所述顶杆(52)上端固定设有顶盘(51),所述顶盘(51)沿对应的杯形筒(23)上端滑动连接,所述阻尼器(4)上端与一个u形板(54)通过螺纹结构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杯脱模装置的顶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座(1)四角处均开设有一个穿孔(13),所述穿孔(13)内滑动插接导杆(2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平刘建宇肖金树白云龙林泽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鼎源智造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