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溢阀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40512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30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止溢阀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各组分重量份数为:聚乙烯醇24‑36份、聚苯乙烯8‑13份、N‑乙烯基‑2‑吡咯烷酮5‑9份、聚醚酰亚胺12‑17份、聚乙二醇4‑13份、甲醇6‑13份、葡甘露聚糖12‑16份、柠檬酸三乙酯6‑1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5‑14份、防霉剂2‑4份、磷钼酸8‑13份、平流剂5‑10份、增塑剂15‑25份、单油酸甘油酯5‑8份、聚丙烯酸2‑5份、水性聚氨酯树脂10‑15份、邻苯二甲酸3‑8份、氨基酸5‑9份、环氧树脂17‑23份、聚氯乙烯15‑25份、轻质活性碳酸钙6‑15份、阻燃剂5‑7份、水25‑34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薄膜有优异的耐水性和抗菌性,稳定性能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薄膜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止溢阀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止溢阀是一次性负压引流袋的重要部件,分为2种:一种是机械式止溢阀,另一种是遇水封闭止溢阀,其中,遇水封闭止溢阀在干燥的状态下是通气的,而在遇水时,孔内的封闭剂快速膨胀堵塞孔道,使水不能通过。遇水封闭止溢阀和机械式止溢阀相比较而言,前者结构简单,成本低,还可以阻隔细菌,但是遇水封闭滤芯止溢阀最大的缺点是对潮湿空气的耐受度差,主要原因是潮湿空气中的水分通过止溢阀,逐渐使止溢阀中封闭剂膨胀阻塞了多孔结构,另一个缺点是不耐受废液中的气泡,医疗废液除血液、痰液、尿液外,还有一些消毒液。这些液体在抽吸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当气泡接触到止溢阀,会迅速导致止溢阀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止溢阀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2、技术方案:一种止溢阀用薄膜,所述的止溢阀用薄膜的组份及其重量份数如下:聚乙烯醇24-36份、聚苯乙烯8-13份、n-乙烯基-2-吡咯烷酮5-9份、聚醚酰亚胺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止溢阀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溢阀用薄膜的组份及其重量份数如下:聚乙烯醇24-36份、聚苯乙烯8-13份、N-乙烯基-2-吡咯烷酮5-9份、聚醚酰亚胺12-17份、聚乙二醇4-13份、甲醇6-13份、葡甘露聚糖12-16份、柠檬酸三乙酯6-1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5-14份、防霉剂2-4份、磷钼酸8-13份、平流剂5-10份、增塑剂15-25份、单油酸甘油酯5-8份、聚丙烯酸2-5份、水性聚氨酯树脂10-15份、邻苯二甲酸3-8份、氨基酸5-9份、环氧树脂17-23份、聚氯乙烯15-25份、轻质活性碳酸钙6-15份、阻燃剂5-7份、水25-34份。

<p>2.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溢阀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溢阀用薄膜的组份及其重量份数如下:聚乙烯醇24-36份、聚苯乙烯8-13份、n-乙烯基-2-吡咯烷酮5-9份、聚醚酰亚胺12-17份、聚乙二醇4-13份、甲醇6-13份、葡甘露聚糖12-16份、柠檬酸三乙酯6-1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5-14份、防霉剂2-4份、磷钼酸8-13份、平流剂5-10份、增塑剂15-25份、单油酸甘油酯5-8份、聚丙烯酸2-5份、水性聚氨酯树脂10-15份、邻苯二甲酸3-8份、氨基酸5-9份、环氧树脂17-23份、聚氯乙烯15-25份、轻质活性碳酸钙6-15份、阻燃剂5-7份、水25-3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溢阀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溢阀用薄膜的组份及其重量份数如下:聚乙烯醇29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陈卫华张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海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