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大部件搬运,具体为一种大部件搬运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在一些大型装备制造工厂中,为了解决人工配送物料效率低且易出错的问题,自主智能多移动机器人协同搬运系统被研制出来,这种系统通过设计amr/agv编队的协同控制算法,以满足大尺寸物料在制造工厂室内外搬运的需求。
2、大部件搬运通常涉及到重型、大型或长尺寸的物品,如大型机器、工业设备、重型家具等。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大部件搬运的技术和设备不断发展,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力成本。
3、针对现有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现有技术在对大部件物料进行固定时,物料重心会发生偏前或偏后的现象,从而容易导致物料在运输时倾斜,进而影响运输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的对大部件物料进行固定时,物料重心会发生偏前或偏后的现象,影响运输安全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大部件搬运用固定装置。
2、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大部件搬运用固定装置,包括车体和固定框,所述车体的顶部活动式连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部件搬运用固定装置,包括车体(1)和固定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顶部活动式连接有底板(3),所述固定框(2)的底部固定式连接在底板(3)的顶部,所述车体(1)的底部四周固定式连接有多个滚轮(4),所述固定框(2)的底部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一端固定式连接有第一螺纹杆(7),所述第一螺纹杆(7)的一端螺纹式连接有第一螺纹座(8),所述第一螺纹座(8)的顶部固定式连接有夹板(5),所述夹板(5)活动式连接在固定框(2)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部件搬运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内部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部件搬运用固定装置,包括车体(1)和固定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顶部活动式连接有底板(3),所述固定框(2)的底部固定式连接在底板(3)的顶部,所述车体(1)的底部四周固定式连接有多个滚轮(4),所述固定框(2)的底部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一端固定式连接有第一螺纹杆(7),所述第一螺纹杆(7)的一端螺纹式连接有第一螺纹座(8),所述第一螺纹座(8)的顶部固定式连接有夹板(5),所述夹板(5)活动式连接在固定框(2)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部件搬运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内部加工有第一活动槽(9),所述第一螺纹座(8)活动式连接在第一活动槽(9)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部件搬运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2)的两侧加工有滑槽(15),所述夹板(5)的两端固定式连接有滑块(16),所述滑块(16)活动式连接在滑槽(15)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部件搬运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英会,盛志明,王雷,张文成,王义恒,孙宝川,刘常生,付学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锐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