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膜瑕疵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50895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6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容膜瑕疵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容膜瑕疵检测系统,其包括中空玻璃容器,其上下层玻璃间密封夹层填充绝缘液体形成均匀层;一侧光源发射光束穿透液体层与电容膜,且光源控制器可调节输出强度;另一侧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光信号;角度调节装置连接光源和图像采集装置以调节照射与采集角度;图像处理单元分析信号识别瑕疵。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绝缘液体光程差放大与双光束干涉技术,实现电容膜缺陷纳米级检测,突破传统光学检测瓶颈。多维度验证机制可精准区分不同类型缺陷,兼容多种材质电容膜检测。全流程自动化设计实现缺陷检测、定位与尺寸测量,为量产提供量化质量数据,助力企业降低废品率,提升电子元器件封装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膜瑕疵检测,尤其指一种电容膜瑕疵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聚丙烯薄膜因其高透明度、优异的阻隔性及力学性能,成为制备高性能电容器的核心材料。随着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的迅猛发展,电容器向高频化、小型化方向演进,对电容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容膜表面或内部的细微瑕疵会显著影响电容器的介电性能、耐压强度及使用寿命,甚至导致器件失效。据行业统计,电容膜的瑕疵检测精度直接关联到电容器成品的良品率,传统检测技术已难以满足纳米级缺陷检测的需求,亟需高精度、非接触的检测方案。

2、现有电容膜瑕疵检测技术主要存在以下局限性:其一,传统光学检测方法受限于透明介质的光散射特性,对纳米级瑕疵的信号捕捉能力不足,尤其当瑕疵尺寸小于光波长时,光学对比度低,易造成漏检;其二,接触式检测虽能获取表面轮廓信息,但会对超薄电容膜造成机械损伤,无法适配高速量产场景;其三,基于白光干涉的检测技术虽具备一定精度,但因缺乏光程差放大机制,对折射率相近的介质界面缺陷识别能力有限,且检测效率难以匹配生产线速度。

3、此外,涂覆导电层的聚丙烯电容膜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膜瑕疵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膜瑕疵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容膜瑕疵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膜瑕疵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膜瑕疵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膜瑕疵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膜瑕疵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8.一种电容膜瑕疵检测方法,使用如上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容膜瑕疵检测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膜瑕疵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膜瑕疵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容膜瑕疵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膜瑕疵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膜瑕疵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生华李健权金超蒋瑜慧王建平蒋秦峰吴正张彪王亚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