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层井下孔隙连通性改造模拟设备、系统和评价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49593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6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层井下孔隙连通性改造模拟设备、系统和评价方法,该设备包括:岩心改造夹持装置、第一磁体、第二磁体、核磁共振信号控制器、储集罐和流体驱替装置;其中,岩心改造夹持装置内设置有磁感应线圈,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对立设置在岩心改造夹持装置两侧;核磁共振信号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和磁感应线圈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和磁感应线圈形成的磁场强度,并测定置于岩心改造夹持装置中的岩心样品的核磁信号;岩心改造夹持装置包括有流体入口,流体入口与储集罐连通,流体驱替装置与储集罐连接,以在流体驱替装置的作用下将流体驱替至岩心改造夹持装置中,以实现不同流体压力对岩心样品孔隙连通性改造和评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储层改造,特别涉及一种储层井下孔隙连通性改造模拟设备、系统和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对象由传统高渗透储层向低渗透、超低渗透致密储层以及非常规油气储层转变,致密储层的低渗透特性致使其无法在钻完井之后直接投入生产,需要采取适当的增产措施。提升水平井钻井技术以及采取水力造缝增产措施是提升该类储层产能的重要方法,为适应不同储层的改造需求,储层改造技术也随之不断发展。储层体积改造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非常规油气藏开发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即尽可能增大岩石内部裂缝或裂缝网络的接触面积。

2、目前进行储层体积改造通常采用水力压裂技术,即在低渗透油气藏压裂过程中,采用更多液体、更低支撑剂浓度、更高排量泵入以产生足够的裂缝几何形状和导流能力来获得商业油流。使用淡水、2%的kcl盐水或者胶体溶液作为主要流体,主要添加剂为降摩阻剂(体积浓度为0.05%~0.10%的聚丙烯酰胺),其他使用较少的添加剂包括防垢剂、除氧剂和杀菌剂,偶尔也使用表面活性剂。


技术实现思路p>

1、为了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层井下孔隙连通性改造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岩心改造夹持装置、第一磁体、第二磁体、核磁共振信号控制器、储集罐和流体驱替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台;所述控制台分别与所述核磁共振信号控制器和所述流体驱替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核磁共振信号控制器测定用的核磁共振信号频率以及控制所述流体驱替装置输出的流体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台和所述核磁共振信号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台调节所述流体驱替装置的流体压力和所述核磁共振信息控制器测定的核磁信号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层井下孔隙连通性改造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岩心改造夹持装置、第一磁体、第二磁体、核磁共振信号控制器、储集罐和流体驱替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台;所述控制台分别与所述核磁共振信号控制器和所述流体驱替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核磁共振信号控制器测定用的核磁共振信号频率以及控制所述流体驱替装置输出的流体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台和所述核磁共振信号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台调节所述流体驱替装置的流体压力和所述核磁共振信息控制器测定的核磁信号并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岩心改造夹持装置、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所述核磁共振信号控制器、所述储集罐和所述流体驱替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继先李剑芮宇润罗新生陈永权谢增业黄劼乔钰韩双彪王义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