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重数据交互的列车精确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49473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6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重数据交互的列车精确定位系统,涉及轨道交通控制技术领域,包括车载定位终端、轨旁协同定位网络和云端定位决策平台。本发明专利技术借助车载定位终端的多模卫星接收模块、惯性测量单元、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模块,结合轨旁协同定位网格的智能应答器集群、光纤定位传感器及边缘计算节点,实现了多源异构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交互,云端定位决策平台的数据融合引擎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结合动态可信度评估模型对卫星信号、超宽带测距、光纤里程、雷达特征匹配等数据按场景动态分配权重,在开阔区域、隧道、弯道等不同环境下均能输出亚米级定位精度,解决了单一技术在信号遮挡时失效或误差累积的问题,部署成本较传统方案显著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控制,具体为一种基于多重数据交互的列车精确定位系统


技术介绍

1、在轨道交通运行控制领域,现有的列车定位技术主要包括依赖单一技术的定位方式以及部分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方案,单一技术如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北斗等)、惯性导航系统、轨道电路或查询应答器定位等。

2、然而在单一技术方面,卫星导航系统在隧道、峡谷、城市高楼区等信号遮挡环境下会失效,惯性导航系统长时间运行误差累积显著增大,轨道电路或查询应答器只能提供离散的位置校正点,定位精度上,传统定位方法通常在百米级别,无法满足现代列控系统对连续亚米级精度的需求,信息更新上,车地通信延迟导致定位信息不能实时反映列车实际位置,成本方面,部分高精度定位方案部署和维护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多重数据交互的列车精确定位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多重数据交互的列车精确定位系统,包括:

3、车载定位终端: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重数据交互的列车精确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重数据交互的列车精确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可信度评估模型配置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重数据交互的列车精确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融合引擎采用基于卡尔曼滤波原理的融合算法,并利用所述动态可信度评估模型分配的权重因子对参与融合的各数据源的状态估计信息进行加权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重数据交互的列车精确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定位终端还包括本地决策模块,配置为在车地通信中断期间,切换至依赖所述惯性测量单元数据和所述光纤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重数据交互的列车精确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重数据交互的列车精确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可信度评估模型配置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重数据交互的列车精确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融合引擎采用基于卡尔曼滤波原理的融合算法,并利用所述动态可信度评估模型分配的权重因子对参与融合的各数据源的状态估计信息进行加权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重数据交互的列车精确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定位终端还包括本地决策模块,配置为在车地通信中断期间,切换至依赖所述惯性测量单元数据和所述光纤定位传感器数据的本地融合定位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重数据交互的列车精确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应答器集群沿轨道线的部署间距小于等于五十米,内置超宽带通信芯片与绝对位置坐标,通过uwb技术与车载定位终端进行距离测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寨兵辛莅祚方宏进朱梦瑶周含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