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AP料堆场均化处理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49463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6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RAP料堆场均化处理系统和方法,属于道路工程材料领域。该装置包括;位于卸料槽底部的运输单元和分隔墙上方的混料单元,且运输单元和混料单元的端部设置集料提升机,通过集料提升机将位于运输单元表面的RAP料提升到混料单元位置,进而促使料堆场料堆底部的RAP料被带动抛洒至料堆的顶部,同时可以通过卸料单元控制单个RAP料堆底部的RAP料抛洒至其他RAP料堆的顶部,进而由运输单元、集料提升机和混料单元组成的装置可以实现RAP料堆的自混合及多个料堆互混合,快速均化各RAP料堆内RAP料,使料堆场内部的RAP料级配处于一定可控范围内,使用前对单档RAP料堆多处取样比较确认均化级配,使用该均化后RAP料可确保沥青混合料持续稳定高质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工程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rap料堆场均化处理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1、rap即再生沥青混合料,指将旧沥青路面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筛分后,与再生剂、新沥青材料、新集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和成的混合料;随着道路工程中rap应用比例的不断提高,其级配稳定性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愈发显著,rap的级配是指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及油石比情况,它直接关系到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骨架结构、空隙率、油石比及沥青与集料的裹覆状态等关键性能指标。

2、实际工程应用中,rap料回收后一般运输至同一的堆场进行堆放,由于不同路段、不同施工阶段回收的rap料源存在差异,加之回收、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影响,rap的级配和含水率往往波动较大,使用rap料时,一般只做破碎、筛分和分档,难以对不同来源的rap料进行有效的区分使用,通常含有rap料的沥青混合料生产配比确定后不予调整,而rap料变异的必然性导致沥青混合料实际级配变化的必然,且即是允许沥青混合料生产配比随rap料级配变化予以调整,但调整的有效性、及时性、准确性和合理性难以保证,由此而导致沥青混合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RAP料堆场均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AP料堆场均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滑动设置在卸料槽(3)内部的卸料块(8),所述料堆场(1)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气缸(9),所述气缸(9)内部活塞杆端部与卸料块(8)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RAP料堆场均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9)为双向伸缩气缸,所述双向伸缩气缸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活塞杆,两个所述活塞杆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AP料堆场均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运输带(5)与卸料槽(3)的距离小于地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ap料堆场均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ap料堆场均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滑动设置在卸料槽(3)内部的卸料块(8),所述料堆场(1)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气缸(9),所述气缸(9)内部活塞杆端部与卸料块(8)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rap料堆场均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9)为双向伸缩气缸,所述双向伸缩气缸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活塞杆,两个所述活塞杆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ap料堆场均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运输带(5)与卸料槽(3)的距离小于地仓运输带(4)与卸料槽(3)的距离,且下料运输带(5)与地仓运输带(4)在料堆场(1)表面的投影存在局部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rap料堆场均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单元包括固定设置在料堆场(1)表面的支撑框(10),所述仓顶运输带(7)滑动设置在支撑框(10)内部,所述支撑框(10)表面滑动连接有中转架(11),所述中转架(11)表面滑动连接有提升运输带(12),所述中转架(11)表面固定连接有中转块(13),所述中转块(13)表面与提升运输带(12)和仓顶运输带(7)表面贴合,所述中转架(11)表面滑动连接有控制运输带(14),所述提升运输带(12)和控制运输带(14)在支撑框(10)表面的投影存在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荣海李玉柱刘洋吴立青石怀远程涛陈遥杨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工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