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热管理方法、装置及车机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49300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6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方法、装置及车机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融合多个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生成融合温度值,并根据不同阈值触发分别触发执行座舱安全策略对当前车辆进行第一热处理和执行驾驶安全策略对当前车辆进行第二热处理,实现驾驶安全功能与座舱热管理决策的深度融合。本方法在当达到安全阈值时保障驾驶安全,有效解决了传统方案未考虑安全驾驶,导致车辆在执行热管理策略时,驾驶模块失控的问题,提高热管理过程中的驾驶安全性,同时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温度分级判定避免了车机系统直接强制关机,大大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汽车电子,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方法、装置及车机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电子电气架构(e/e)的快速发展,座舱智能交互、自动驾驶(自驾)及自动泊车功能的高度集成已成为行业趋势。舱泊一体(cockpit-parkingintegration)与舱驾一体(cockpit-drivingintegration)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得车载域控制器的功能复杂度与算力需求显著提升。然而,算力的指数级增长直接导致了系统功耗的急剧上升,进而引发温升效应。在高温环境下,电子器件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寿命均会大幅降低,尤其是与驾驶安全强相关的核心功能(如环境感知、决策规划、车辆控制等)可能因温度超标而失效,严重威胁车辆行驶安全。

2、行业内针对舱泊/舱驾一体域控制器的热管理方案仍主要沿用传统电子设备的温度监控模式,其核心策略为: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域控制器的工作温度,并根据预设阈值触发逐级响应措施,例如启动散热风扇、降低芯片运行频率,或在温度达到临界阈值时强制关机(shutdown);现有热管理策略仅关注硬件设备本身的温度保护,未将驾驶安全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当前车辆的热源区域、热控区域和舒适区域中任一个或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多个所述检测温度值进行融合处理获取融合温度值,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多个所述检测温度值进行融合处理获取融合温度值之前,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融合温度值对车辆热状态进行判定,具体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当前车辆的热源区域、热控区域和舒适区域中任一个或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多个所述检测温度值进行融合处理获取融合温度值,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多个所述检测温度值进行融合处理获取融合温度值之前,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融合温度值对车辆热状态进行判定,具体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