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冻多肽及其设计方法、应用、低温结构预测方法和细胞冻存保护液。
技术介绍
1、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生物体在长期自然进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类具有抗冻功能的蛋白质,称为抗冻蛋白(afps),以保护机体在低温下生存。抗冻蛋白种类、结构和序列因物种多样性和生活环境而不同。目前已知的抗冻蛋白来源广泛,包括鱼类、昆虫、植物、真菌、细菌等。
2、抗冻蛋白能够调控水分子成核和冰晶生长,相比于其它抗冻分子(如二甲基亚砜dmso,甘油),抗冻蛋白由于具有独特的非依数性调控能力,在低浓度下即可实现高效率抑冰。因此,抗冻蛋白已成为细胞低温冻存、食品保藏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随着对抗冻蛋白研究的日益深入,天然抗冻蛋白在实际应用中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天然抗冻蛋白主要存在于部分高寒、高海拔地区的生物体内,且含量极低,导致从生物体中纯化这些蛋白的成本极高,严重限制了其大规模工业应用。尽管微生物发酵法可实现抗冻蛋白的规模化生产,但难以保证纯度及安全性。其次,天然抗冻蛋白存在潜在的毒性和免疫原性,在应用前需通过动物模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冻多肽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冰结合位点以及冰结合位点之间的距离设计得到所需抗冻多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冻多肽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冰结合位点为谷氨酸E、天冬氨酸D、赖氨酸K、精氨酸R、酪氨酸Y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冻多肽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冰结合位点为与冰晶二级棱面进行结合的位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冻多肽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冰结合位点之间的距离为位点距离,位点距离调控方法为:通过低温能量最小化方法预测抗冻多肽结构,并调控冰结合位点外的其他氨基酸残基使得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冻多肽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冰结合位点以及冰结合位点之间的距离设计得到所需抗冻多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冻多肽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冰结合位点为谷氨酸e、天冬氨酸d、赖氨酸k、精氨酸r、酪氨酸y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冻多肽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冰结合位点为与冰晶二级棱面进行结合的位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冻多肽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冰结合位点之间的距离为位点距离,位点距离调控方法为:通过低温能量最小化方法预测抗冻多肽结构,并调控冰结合位点外的其他氨基酸残基使得位点距离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冻多肽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冰结合位点位于同一个平面f面,其他氨基酸残基不会出现在f面及其延长面;多个冰结合位点与冰晶表面氧原子距离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