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轮转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49124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6 19:10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四轮转向机构,包括:车架,转向驱动机构,与所述车架连接,用于提供转向的驱动力;转向控制机构,与所述转向驱动机构连接;阿克曼转向机构,包括设置于车架上的第一转向机构和第二转向机构;以及转向传递机构,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向机构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向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向机构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向连接杆,以及转动连接第一转向连接杆的另一端和第二转向连接杆的另一端的伸缩杆组件。本技术的四轮转向机构不仅结构简单,还能够明显缩小转弯半径,同时能够根据实时路面状态动态调整转向,有效应对各类路面,提高车辆在下闸空间中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从而有效提高车辆的救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结构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四轮转向机构


技术介绍

1、在现代城市救援中,车辆经常需要在隧道等狭窄区域执行紧急任务。然而,这些区域的空间限制给车辆的转向移动带来了巨大挑战。传统的车辆,主要依赖前轮转向,这在开阔道路上或许足够,但在狭窄、曲折的隧道环境中,就显得力不从心。由于转弯半径的限制,车辆往往难以快速、准确地完成转向,这不仅影响了救援效率,还可能因延误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2、目前,虽然车辆的制造技术不断进步,但在狭窄区域转向这一具体问题上,仍缺乏突破性的解决方案。现有的车辆转向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优化,但在面对极端狭窄环境时,仍显得捉襟见肘。这些系统大多未能充分考虑隧道等特定场景下的动态转向需求,导致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性不足、响应不够迅速。

3、具体来说,现有技术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转弯半径仍然较大,难以适应极度狭窄的空间;二是缺乏智能化调节功能,无法根据实时环境动态调整转向策略;三是在某些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无法转向的尴尬局面,严重影响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r/>

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传递机构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向机构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向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向机构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向连接杆,以及转动连接第一转向连接杆的另一端和第二转向连接杆的另一端的伸缩杆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机构包括与所述车架连接的横桥,设于所述横桥两端的轮毂固定架,分别与两端的轮毂固定架连接的两组转向节臂,以及转动连接两组转向节臂的节臂长连杆;其中一端的轮毂固定架与所述转向控制机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传递机构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向机构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向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向机构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向连接杆,以及转动连接第一转向连接杆的另一端和第二转向连接杆的另一端的伸缩杆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机构包括与所述车架连接的横桥,设于所述横桥两端的轮毂固定架,分别与两端的轮毂固定架连接的两组转向节臂,以及转动连接两组转向节臂的节臂长连杆;其中一端的轮毂固定架与所述转向控制机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桥呈轴对称的拱形结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连接杆通过第一轮毂连接支架,与所述第一转向机构一侧的第一轮毂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连接杆通过第二轮毂连接支架,与所述第二转向机构另一侧的第二轮毂固定架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轮毂固定架与所述第二轮毂固定架呈对角关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嘉桦秦斐燕任斌吴宇曼孙泽文耿丽吕其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