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极柱及电池。
技术介绍
1、极柱包括正极极柱与负极极柱,负极极柱是指电池中用于连接负极与外部电路的部件,其结构设计需确保良好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
2、极柱包括柱体部分与板体部分,极柱在使用时,极柱的柱体部分与顶盖固定,板体部分与下塑胶件固定。
3、相关技术中,极柱在生产时,往往借助摩擦焊加工,然而,极柱借助摩擦焊生产时,工件如铝棒与铜材底板之间相对高速旋转产生热量,进而使铝棒与铜材底板熔接在一起,熔接过程复杂,影响生产效率;此外,铝棒与铜材底板的接合面往往位于极柱的柱体部分处,当顶盖受到外部作用力时,作用力作用在极柱的柱体部分,使得极柱的铜铝接合面之间受到拉力,长时间作用后,具有使极柱断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极柱及电池,以解决极柱借助摩擦焊生产时,加工过程复杂,影响生产效率,并且加工所获得的极柱使用时,极柱的铜铝接合面之间会受到拉力,易于使极柱断裂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柱的体积为V1,所述第二金属柱的体积为V2,所述第三金属柱的体积为V3,满足0.1≤V3/(V1+V2+V3)≤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包括基体以及间隔连接于所述基体的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柱在靠近所述第一金属柱的一侧形成第一表面,所述第三金属柱在远离所述第二金属柱的一侧形成第二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柱的体积为v1,所述第二金属柱的体积为v2,所述第三金属柱的体积为v3,满足0.1≤v3/(v1+v2+v3)≤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包括基体以及间隔连接于所述基体的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柱在靠近所述第一金属柱的一侧形成第一表面,所述第三金属柱在远离所述第二金属柱的一侧形成第二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柱在所述第一凹部的底部形成第一槽底壁,所述第三金属柱在所述第二凹部的底部形成第二槽底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同力,周杰,徐檑,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