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内燃机的点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48765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点火装置,其包括:轴向延伸的腔室,所述轴向延伸的腔室具有通向气缸的开口部分和面对该开口部分的底面;绕开口部分设置的外部电极;以及形成底面的中央电极。当在中央电极和外部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在腔室中产生等离子体,并且等离子体射流通过开口部分喷射。该点火装置包括:金属外壳,其与外部电极一体地或分离地形成;绝缘件,其支撑中央电极而同时使中央电极与外壳和外部电极绝缘;以及螺纹,其形成在外壳的周边上,点火装置通过所述螺纹拧紧到内燃机的气缸盖中。在更加靠近气缸的内部的一侧布置有密封垫。腔室的外围壁由绝缘件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6-294257 (JP-A-2006-294257 ))已经公开了 一种采用等离子体射流喷射以用于 提高点火能力的点火装置。该点火装置包括腔室、外部电极和中央电 极。腔室i殳有通向气缸的开口部分和布置成面对该开口部分的底面, 所述腔室沿着轴向方向延伸。外部电极绕开口部分设置,并且中央电 极布置成在腔室中提供底面。通过在中央电极和外部电极之间施加电 压而在腔室中产生等离子体。在如此构造的点火装置中,等离子体射 流通过腔室的开口部分喷射,以便使与喷射的等离子体射流的截面积 相对应的预定面积上的空气燃料混合物的部分被同时点燃。因此,该 点火装置提高了点火能力。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内燃机的点火装置,其包括腔室, 所述腔室具有通向气缸的开口部分和布置成面对所述开口部分的底 面,所述腔室沿着轴向方向延伸;绕开口部分设置的外部电极;以及 形成腔室中的底面的中央电极,其中当在中央电极和外部电极之间施 加电压时,在腔室中产生等离子体,并且等离子体射流通过开口部分 喷射到气缸中,其中与根据现有相关技术的点火装置的绝缘件的厚度 相比,减小了形成中央电极和外部电极之间的腔室的外围壁的绝缘件 的厚度。在外壳4的周边上形成有螺紋部分4a,以便使点火装置拧紧到气缸盖(未示出)中。外壳4包括小直径部分4b,所述小直径部分4b布置在比螺紋部分4a更加靠近外壳4的尖端部分的部分中。作为小直径部分4b与外壳4的其它部分之间的界限的肩部部分4c提供与用于保持气缸气密的密封垫(未示出)接触的表面。如果O型环用作密封垫,则可以在与肩部部分4c的位置相对应的气缸盖的部分中形成O型环槽,或者可以在肩部部分4c中形成O型环槽。在比螺紋部分4a更加靠近气缸的内部的一侧布置有用于保持气缸气密的密封垫。另夕卜,点火装置包括用于向中央电极3施加电压的导体6(例如,镍),并且导体6和中央电极3通过导电性胶粘剂7相互电连接。在上述构造中,中间电才及9设置成进一步靠近作为外壳4ii的接地电极。因此,甚至当在中央电极3和外部电极2之间施加的电 压进一步减小时,在中央电极3和中间电极9中布置在最靠近中央电 极3的一个中间电极9之间、在两个相邻的中间电极9之间以及在外 部电极2和中间电极9中布置在最靠近外部电极2的一个中间电极9 之间顺序地发生沿面放电。因此,能够在腔室1中的中央区域中发生 电弧放电。在该修改示例中,中间电极9通过中间电极9的延伸部分 布置成更加靠近接地电极(外壳4),该延伸部分可以构造成任何适 当的形状,例如L形。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内燃机的点火装置,其包括腔室,所述腔室具有通向所述内燃机的气缸的开口部分和布置成面对所述开口部分的底面,所述腔室沿所述点火装置的轴向方向延伸;外部电极,其绕所述开口部分设置;以及中央电极,其形成所述腔室的所述底面,其中当在所述中央电极和所述外部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在所述腔室中产生等离子体,并且等离子体射流通过所述开口部分喷射到所述气缸中,所述点火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其容纳所述中央电极,所述外壳由金属制成并且与所述外部电极一体地或分离地形成;绝缘件,其支撑所述中央电极同时使所述中央电极与所述外壳和所述外部电极绝缘;以及螺纹,所述点火装置通过所述螺纹拧紧到所述内燃机的气缸盖中,所述螺纹形成在所述外壳的周边上,其中在比所述螺纹更加靠近所述气缸的内部的一侧布置有用于保持所述气缸气密的密封垫;并且所述腔室的外围壁由所述绝缘件形成。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装置,其中形成所述腔室的外围壁 的所述绝缘件的径向厚度是在0.5mm至l.Omm的范围内。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点火装置,其中所述中央电极和所 述外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设有靠近所述腔室的外围壁的突出部分。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点火装置,其中所述中央 电极和所述外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在与所述腔室的中央部分相对应的 部分中设有最小距离路径形成装置。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火装置,其中所述最小距离路径形成 装置是设置在所述中央电极的中央部分中并向所述开口部分突出的突 出部分。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火装置,其中所述最小距离路径形成装置是u形线材件,所述u形线材件设置在所述外部电极的中央部分中并向所述中央电极突出。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点火装置,其中在所述中 央电极和所述外部电极之间的所述腔室的外围壁上设置有中间电极。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点火装置,其中所述中间电极包括延伸 部分,所述延伸部分沿所述腔室的径向向外方向朝所述外壳延伸。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点火装置,其中 所述腔室形成为基本上是圆柱形的形状;以及 在所述开口部分的周边中设置有进气槽,所述进气槽以沿所述腔室的切线方向延伸贯通的方式设置。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点火装置,其包括轴向延伸的腔室,所述轴向延伸的腔室具有通向气缸的开口部分和面对该开口部分的底面;绕开口部分设置的外部电极;以及形成底面的中央电极。当在中央电极和外部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在腔室中产生等离子体,并且等离子体射流通过开口部分喷射。该点火装置包括金属外壳,其与外部电极一体地或分离地形成;绝缘件,其支撑中央电极而同时使中央电极与外壳和外部电极绝缘;以及螺纹,其形成在外壳的周边上,点火装置通过所述螺纹拧紧到内燃机的气缸盖中。在更加靠近气缸的内部的一侧布置有密封垫。腔室的外围壁由绝缘件形成。文档编号H01T13/08GK101689751SQ200880022876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4日专利技术者小林辰夫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内燃机的点火装置,其包括:腔室,所述腔室具有通向所述内燃机的气缸的开口部分和布置成面对所述开口部分的底面,所述腔室沿所述点火装置的轴向方向延伸;外部电极,其绕所述开口部分设置;以及中央电极,其形成所述腔室的所述底面,其中当在所述中央电极和所述外部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在所述腔室中产生等离子体,并且等离子体射流通过所述开口部分喷射到所述气缸中,所述点火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其容纳所述中央电极,所述外壳由金属制成并且与所述外部电极一体地或分离地形成; 绝缘 件,其支撑所述中央电极同时使所述中央电极与所述外壳和所述外部电极绝缘;以及 螺纹,所述点火装置通过所述螺纹拧紧到所述内燃机的气缸盖中,所述螺纹形成在所述外壳的周边上,其中: 在比所述螺纹更加靠近所述气缸的内部的一侧布置有用于保持 所述气缸气密的密封垫;并且 所述腔室的外围壁由所述绝缘件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辰夫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