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带载体极薄金属箔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48020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3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一种带载体极薄金属箔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带载体极薄金属箔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载体箔、金属剥离层、有机剥离层和极薄金属箔,所述带载体极薄金属箔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载体箔至少一面进行表面处理;2)在经过表面处理的载体箔表面电沉积形成金属剥离层;其中,金属剥离层包括铬、镍、钴、铁、铜和钛中的至少一种元素;3)将包含金属剥离层的载体箔浸入有机剥离层溶液中进行超声处理,形成有机剥离层;4)在所述有机剥离层表面形成极薄金属箔。通过采用复合剥离层,且在形成有机剥离层时,引入超声处理,使有机剥离层形成的速度更快,膜层厚度更均匀,能够改善剥离稳定性,以及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带载体极薄金属箔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电解铜箔作为关键的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现代
,如芯片封装、印刷电路板和新能源设备。随着集成电路的高密度化和动力电池的轻量化需求增加,对铜箔的厚度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制备极薄铜箔时,容易受外力影响而产生褶皱或撕裂等问题。

2、为了克服以上问题,行业内舍弃常规制造铜箔的方法,创造性地提出超薄载体铜箔的制备技术,由于具备了载体的支撑,可以解决运输和保存过程中褶皱或撕裂等问题。采用附载体方式制备极薄铜箔,需要在载体箔与极薄铜箔之间形成剥离层,便于压合后,能够顺利撕开。

3、现有剥离层通常包括无机剥离层、有机剥离层和复合剥离层。无机剥离层一般由金属层或合金层构成,其优点是在高温下稳定性较好,但金属层和铜箔之间的扩散而增强界面的粘合强度,导致分离困难;有机剥离层能够实现较好的分离,但剥离强度不均匀,影响极薄铜箔的稳定性;复合剥离层结合了无机剥离层和有机剥离层有机层的优势,但是有机剥离层的主要制备方式仍以静态浸涂工艺为主。该方法由于依赖被动扩散和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载体极薄金属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载体极薄金属箔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载体箔、金属剥离层、有机剥离层和极薄金属箔,所述带载体极薄金属箔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载体极薄金属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载体箔在电沉积形成金属剥离层之前,对载体箔的至少一面进行表面处理,所述表面处理包括抛光、去氧化层和去油污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载体极薄金属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箔表面处理是采用丙酮、无水乙醇、10vol.%的稀硫酸依次进行处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载体极薄金属箔的制备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载体极薄金属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载体极薄金属箔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载体箔、金属剥离层、有机剥离层和极薄金属箔,所述带载体极薄金属箔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载体极薄金属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载体箔在电沉积形成金属剥离层之前,对载体箔的至少一面进行表面处理,所述表面处理包括抛光、去氧化层和去油污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载体极薄金属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箔表面处理是采用丙酮、无水乙醇、10vol.%的稀硫酸依次进行处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载体极薄金属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金属剥离层为金属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载体极薄金属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镍的电沉积的电解液包括六水合硫酸镍浓度为50-300g/l,硼酸浓度为20-120g/l,氯化物浓度为20-120g/l;电解液温度为20-70℃,电流密度为5-30a/dm2,电解时间10-200s。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载体极薄金属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有机剥离层包括嘌呤类有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玉英殷光茂韩俊青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