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微模组封装结构及其热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47895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3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高性能微模组封装结构及其热管理方法,方法包括步骤S1:将关于微模组的多参数数据进行融合,从多维度判断微模组当前的状态;并且通过自适应学习建立温度变化预测模型;步骤S2:在对微模组进行水冷的冷却液储存箱中设置多个独立的子储存腔,分别存放不同成分的冷却液原液,根据微模组的多参数数据,通过电动阀门与计量泵精确控制各原液的混合比例,实时调配出最适合当前散热需求的冷却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高性能微模组封装结构及其热管理方法,以显著提升微模组的散热效率,降低芯片工作温度,进而提高微模组的性能、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模组热管理,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微模组封装结构及其热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微模组(例如v7)的集成度日益提高,单个微模组内能够集成多个高性能芯片,如处理器芯片、功率芯片等。这种高度集成虽然提升了微模组的功能和性能,但也导致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例如,一些高性能计算微模组的热流密度已高达 100w/cm² 甚至更高。

2、当前,传统的微模组热管理方法存在诸多局限性。常见的自然对流散热方式,完全依赖空气的自然流动来带走热量,散热效率极低,仅适用于发热量极小的微模组,在高性能微模组面前几乎无法满足散热需求。

3、传统的微模组封装结构在散热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常见的空气自然对流散热方式,散热效率极低,难以满足高集成度微模组的散热需求。风冷散热结构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对于高热流密度场景仍显不足。此外,传统封装结构中芯片与散热部件间热传导路径长、热阻大,热量传递效率低。并且,微模组内部空间紧凑,散热布局设计难度大,难以实现高效散热管理。如在一些通信基站用微模组中,由于散热不佳,芯片工作温度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性能微模组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微模组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步骤S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微模组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实际状态分数达到预设的分数阈值时,自动启动散热措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微模组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步骤S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微模组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对于微模组的温度参数获得,在微模组内部包括散热基板、芯片引脚、关键线路的位置铺设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

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微模组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微模组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步骤s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微模组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实际状态分数达到预设的分数阈值时,自动启动散热措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微模组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步骤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复旦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