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导航,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无人机与无人车协同路径规划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无人系统进行信息采集作业时,传统的无人机集群信息采集由于受到无人机能耗的限制,续航能力有限,导致信息采集回传时延过长。通过提供可充电的无人车(ugv)为无人机(uav)续航,无人机群可以快速在预定区域提供可靠、经济的无线通信以及更短时延内完成既定区域的信息采集任务。为了使无人车与无人机交会进行充电,无人机与无人车需协同作业,即规划无人机合理的飞行路线,在合适的位置与无人车交会充电,使得无人机信息采集的时间最小化。
2、目前路径规划算法种类繁多,大体上可分为基于图的算法、基于数学规划的算法、基于智能启发式算法。具体地,有a*算法(a* algorithm)、快速随即扩展树(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 rrt)、概率路标图(probabilistic roadmap, prm)、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以及遗传算法 (genetic algorithm, ga)、粒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无人机与无人车协同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无人机与无人车协同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反馈路径规划的优化建议包括:
3.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无人机与无人车协同路径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无人机与无人车协同路径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任务完成与路径优化反馈模块中,反馈路径规划的优化建议包括:
5.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6.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无人机与无人车协同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无人机与无人车协同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反馈路径规划的优化建议包括:
3.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无人机与无人车协同路径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无人机与无人车协同路径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任务完成与路径优化反馈模块中,反馈路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轩冉,刘国超,张博,李明哲,姚隆鑫,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