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挤压成型装置的脱模结构。
技术介绍
1、建筑施工挤压成型,它通过对建筑材料施加压力,使其在特定的模具或空间内成型,以满足建筑结构的设计要求,建筑施工挤压成型主要利用了材料的可塑性和压力传递的原理,在挤压过程中,将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砂浆和塑料等放入模具或挤压设备中,然后通过施加外部压力,使材料在模具内流动并填充各个部位,最终形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2、建筑材料挤压成型时,通常将可塑材料放置在模具中,并通过挤压,使材料成需要的形状,而材料在模具中通过挤压后,由于模具与材料的表面粗糙,会增加材料与模具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会有材料在模具内部难以取出的问题,如果材料挤压后难于脱模,可能会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建筑施工挤压成型装置的脱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挤压成型装置的脱模结构,具有能够方便将材料脱模的特点。
2、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挤压成型装置的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挤压模具(4)和储液盒(3),所述挤压模具(4)的内部设置有抬升架(7),所述支撑板(1)的上方分别设置有两个电动推杆(6)和传送泵(8),两个所述电动推杆(6)的伸缩端均与抬升架(7)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模具(4)的两侧面均设置有两组喷管(11),两组所述喷管(11)的底端共同固定连通有三通管(9),所述三通管(9)的底端与传送泵(8)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所述传送泵(8)的输入端与储液盒(3)的左侧面固定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挤压成型装置的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挤压模具(4)和储液盒(3),所述挤压模具(4)的内部设置有抬升架(7),所述支撑板(1)的上方分别设置有两个电动推杆(6)和传送泵(8),两个所述电动推杆(6)的伸缩端均与抬升架(7)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模具(4)的两侧面均设置有两组喷管(11),两组所述喷管(11)的底端共同固定连通有三通管(9),所述三通管(9)的底端与传送泵(8)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所述传送泵(8)的输入端与储液盒(3)的左侧面固定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挤压成型装置的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上方设置有两组固定销轴(2),每个所述固定销轴(2)的底端均贯穿支撑板(1)并延伸至支撑板(1)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挤压成型装置的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盒(3)的正面固定连通有加液管(13),所述加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舍洪,吴波,吴啸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开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