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韧化环氧树脂复合料及其制备与降解回收方法和产物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647018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3 22:31
一种强韧化环氧树脂复合料及其制备与降解回收方法和产物应用,属于环氧树脂增韧领域。所述复合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环氧树脂、环氧树脂稀释剂、超支化环氧树脂增韧剂,B组分包括胺类固化剂、酸酐固化剂以及促进剂;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为100:30~65,每100份A组分包括20wt%~70wt%份环氧树脂、1wt%~30wt%份环氧树脂稀释剂、5wt%~50wt%份超支化环氧树脂增韧剂;每100份B组分包括10wt%~90wt%份胺类固化剂,5wt%~85wt%份酸酐固化剂,0wt%~5wt%份促进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两步可控反应即可合成目标产物,无需繁琐的保护步骤,显著缩短工艺流程。反应在常压、中低温条件下进行,无需高压设备或高能耗工艺,适合工业化放大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可降解环氧树脂及环氧树脂增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韧化环氧树脂复合料及其制备与降解回收方法和产物应用


技术介绍

1、环氧树脂作为一种重要的热固性高分子材料,凭借其优异的粘接性能、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及电绝缘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封装、涂料、复合材料等领域。然而,环氧树脂固化后形成的三维交联网络结构虽赋予其高强度和高模量,却导致材料本征脆性大、抗冲击性能差,尤其在动态载荷或低温环境下易发生开裂,严重制约了其在高端领域的应用;同时环氧树脂固化后不溶不熔的特性也导致废弃环氧树脂对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2、为改善环氧树脂的韧性,国内外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增韧策略。早期主要通过添加橡胶弹性体(如端羧基丁腈橡胶ctbn)或热塑性塑料(如聚醚砜、聚酰亚胺)实现增韧,但这些方法常伴随材料模量、耐热性显著下降,且增韧相与环氧基体相容性差,易发生相分离。近年来,纳米粒子(如纳米二氧化硅、碳纳米管)填充技术因其增强-增韧协同效应受到关注,如专利cn116102684a中公布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亚微纳米粒子增韧剂制备方法,采用乳液聚合技术在聚丁二烯胶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韧化环氧树脂复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环氧树脂、环氧树脂稀释剂、超支化环氧树脂增韧剂,B组分包括胺类固化剂、酸酐固化剂以及促进剂;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为100:30~65,每100份A组分包括20wt%~70wt%份环氧树脂、1wt%~30wt%份环氧树脂稀释剂、5wt%~50wt%份超支化环氧树脂增韧剂;每100份B组分包括10wt%~90wt%份胺类固化剂,5wt%~85wt%份酸酐固化剂,0wt%~5wt%份促进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韧化环氧树脂复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缩水甘油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韧化环氧树脂复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环氧树脂、环氧树脂稀释剂、超支化环氧树脂增韧剂,b组分包括胺类固化剂、酸酐固化剂以及促进剂;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为100:30~65,每100份a组分包括20wt%~70wt%份环氧树脂、1wt%~30wt%份环氧树脂稀释剂、5wt%~50wt%份超支化环氧树脂增韧剂;每100份b组分包括10wt%~90wt%份胺类固化剂,5wt%~85wt%份酸酐固化剂,0wt%~5wt%份促进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韧化环氧树脂复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缩水甘油胺类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类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韧化环氧树脂复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支化环氧树脂增韧剂的制备方法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强韧化环氧树脂复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支化环氧树脂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强韧化环氧树脂复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为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双三羟甲基丙烷、木糖醇、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二酸为丁二酸、己二酸、癸二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双官能缩水甘油醚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环己烷二甲醇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桢刘修贤丛非付昕哲李云凌刘鹏翔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