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以及使用了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1、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除了作为包含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汽车等的汽车用电池而实用化以外,还作为包含移动终端等的小型电子设备用电池而利用。作为此种电池,特别是锂离子二次电池被广泛使用。对于锂离子二次电池,要求同时具有输出特性、能量密度、容量、寿命、高温稳定性等各种特性。特别是为了使电池小型化,提高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及高容量化成为紧迫的课题。特别是对于电动汽车用锂离子二次电池,为了进一步延长续航距离而要求提高能量密度。因此,对包含电极或电解液的电池结构进行了各种改良。
2、已知使用石墨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负极活性物质材料。石墨价格低廉,因电池的充放电循环引起的劣化少,安全性高,因此得到广泛普及。然而,在使用石墨材料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现有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中,难以期望进一步的能量密度的提高,因此正在进行更高容量的负极活性物质材料的探索。作为高容量负极活性物质材料,包含硅或硅氧化物的硅系负极活性物质材料(以下有时记载为“si系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的负极,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中,所述硅系活性物质(A)的平均粒径D50A为7 μm以上且13 μ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中,所述碳系活性物质(B)及所述碳系活性物质(C)包含人造石墨、硬碳、软碳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中,所述碳系活性物质(B)为表面经非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的负极,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中,所述硅系活性物质(a)的平均粒径d50a为7 μm以上且13 μ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中,所述碳系活性物质(b)及所述碳系活性物质(c)包含人造石墨、硬碳、软碳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中,所述碳系活性物质(b)为表面经非晶质碳被覆的人造石墨,所述碳系活性物质(c)为表面未经被覆的人造石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中,相对于所述负极中的所述硅系活性物质(a)、所述碳系活性物质(b)及所述碳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赤川和广,吕佳颖,下地梨沙,中桥成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AESC日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