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溶甜菊糖苷RM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46524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3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速溶甜菊糖苷RM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1)将甜菊糖苷RM原料与壁材(优选阿拉伯胶)分别溶解后按质量比1:(0.1‑0.3)混合均质;(2)喷雾干燥微囊化(进口150‑160℃/出口75‑80℃);(3)将粘合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崩解剂(羧甲淀粉钠等)、乳化剂(卵磷脂等)、消泡剂溶于水形成辅料溶液B;(4)按微囊化甜菊糖苷质量30‑40%加入辅料溶液B,湿法制粒(桨叶10‑20Hz/切刀25‑30Hz);(5)分段沸腾干燥(前10min 60‑62℃/后10‑20min 63‑65℃);(6)粉碎至80‑100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微囊化‑湿法制粒‑分段干燥三级工艺协同,解决常规RM溶解慢(>270秒)、苦味重(评分≥3.5分)的缺陷,所得产品溶解时间≤200秒、苦味评分≤0.7分,且在pH3‑8环境中稳定性>9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具体公开了一种速溶甜菊糖苷rm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甜菊糖苷rm(rebaudioside m)作为甜菊糖苷家族中甜度最高(蔗糖的200-300倍)、后苦味最弱的天然甜味剂成分,在健康食品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其分子结构中的疏水基团导致水溶性极低(常规产品完全溶解需270秒以上),且在高浓度应用中仍会释放微量苦味前体物质,形成难以接受的“青草味后苦”。

2、现有技术尝试通过两种途径改善:

3、1)微胶囊化:采用明胶/海藻酸钠等壁材包埋,虽可提升初始分散性,但喷雾干燥后的粉体在液体中易二次聚集,溶解性改善有限(如对比例1溶解时间仍达240秒);

4、2)湿法制粒:直接添加崩解剂制粒,虽能缩短溶解时间,但无法掩蔽苦味(对比例1产品有明显苦味)。

5、上述方法均属于单一手段改良,未能同时解决溶解性与口感协同优化的根本矛盾。尤其在高酸/高温饮料(如茶、咖啡)中,现有rm产品仍存在溶解滞后、苦味析出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速溶甜菊糖苷RM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壁材为阿拉伯胶,甜菊糖苷溶液浓度5-10%(w/w),壁材溶液浓度0.5-2%(w/w),搅拌条件为800-1000rpm、20-25℃、0.5-1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喷雾干燥步骤(3)中,雾化器转速为9000-10000rpm,且混合溶液的固含量控制在8-12%(w/w)。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辅料溶液B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粘合剂0.5-1.5%、崩解剂1-2%、乳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速溶甜菊糖苷rm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壁材为阿拉伯胶,甜菊糖苷溶液浓度5-10%(w/w),壁材溶液浓度0.5-2%(w/w),搅拌条件为800-1000rpm、20-25℃、0.5-1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喷雾干燥步骤(3)中,雾化器转速为9000-10000rpm,且混合溶液的固含量控制在8-12%(w/w)。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辅料溶液b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粘合剂0.5-1.5%、崩解剂1-2%、乳化剂0.1-0.3%、消泡剂0.05-0.1%,余量为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辅料溶液b中粘合剂选自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崩解剂选自羧甲淀粉钠,乳化剂选自卵磷脂,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新阳华寿虎廖纬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泛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