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设备制造,尤其涉及一种输送承载面、输送带、输送装置及串焊机。
技术介绍
1、在光伏电池组件生产过程中,利用焊带将电池片焊接成电池串,在焊接的时候,焊带需要粘连到电池片的特定位置上。为了减小对电池片表面受光面积的遮挡,焊带变得越来越细,在焊带和电池片叠放到一起还未焊接之前,会预先将焊带和电池片按照电池串的摆放规则预先摆放完成,然后输送到焊接装置处进行串接。在输送过程中,为了保证焊带和电池片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偏移,会在输送带上进行开孔,通过孔对电池片进行吸附定位。
2、目前,输送带一般采用特氟龙输送带,其耐磨性相对较差,在输送电池片和相关压具工装时,随着电池片和工装的数量变多,会导致输送带的磨损加剧;且特氟龙输送带为柔性输送带,承载强度较低,当需要在输送带上打孔的时候,输送带的承载强度会进一步降低,导致输送带在输送过程中变形,无法稳定的传递物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输送承载面、输送带、输送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承载面,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承载面,所述金属承载面上开设有第一类通孔和第二类通孔;所述第一类通孔用于通气向下形成负压以将电池片吸附在所述金属承载面上;所述第二类通孔用于供串接装置的光线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承载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通孔沿所述金属承载面的长度方向呈带状排布形成吸附带;所述第二类通孔沿所述金属承载面的长度方向呈带状排布形成透光带;所述吸附带和所述透光带均有多条,所述吸附带和所述透光带的条数相同或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承载面,其特征在于,同一吸附带上的所述第一类通孔间隔排布;同一透光带上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承载面,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承载面,所述金属承载面上开设有第一类通孔和第二类通孔;所述第一类通孔用于通气向下形成负压以将电池片吸附在所述金属承载面上;所述第二类通孔用于供串接装置的光线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承载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通孔沿所述金属承载面的长度方向呈带状排布形成吸附带;所述第二类通孔沿所述金属承载面的长度方向呈带状排布形成透光带;所述吸附带和所述透光带均有多条,所述吸附带和所述透光带的条数相同或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承载面,其特征在于,同一吸附带上的所述第一类通孔间隔排布;同一透光带上的所述第二类通孔均匀排布或者疏密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承载面,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吸附带和多条所述透光带在所述金属承载面的宽度方向上交错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承载面,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透光带包括至少一排沿所述金属承载面长度方向排布的第二类通孔;当每条所述透光带包括至少两排沿所述金属承载面长度方向排布的第二类通孔时,同一透光带中相邻两排第二类通孔之间错位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承载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承载面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边上开设有第三类通孔,所述第三类通孔用于降低所述金属承载面的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承载面,其特征在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三类通孔交错均匀排布,或对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三类通孔,外侧的第三类通孔排布间距大于内侧的第三类通孔排布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承载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类通孔的排布间距大于所述第二类通孔的排布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承载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承载面上设置有防粘镀层;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