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微流控芯片的负压驱动装置及微流控混合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44933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3 22:17
本申请提供了用于微流控芯片的负压驱动装置及微流控混合器,属于微流控技术领域。针对微流控驱动机构使用不便且便携性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用于微流控芯片的负压驱动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上的阀门机构,且阀门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驱动机构和计数机构,壳体表面设置有微流控芯片容纳区,壳体内部设置有真空腔,驱动机构的驱动端设置于真空腔内并可改变真空腔的真空度;微流控芯片容纳区设置有与真空腔连通的开口,阀门机构设置于开口处,且阀门机构用于开闭开口和真空腔的连通;计数机构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且计数机构用于统计驱动机构的驱动次数。本申请通过集成式的驱动装置以及使用负压驱动实现结构紧凑、减小体积,从而提高了微流控驱动机构的使用便捷性和便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微流控,尤其涉及用于微流控芯片的负压驱动装置及微流控混合器


技术介绍

1、微流控(microfluidics)是指在亚毫米尺度上操控液体,其中,亚毫米尺度一般为几微米到几百微米。微流控技术在制备小尺度药物上具有极大优势,例如基于纳米级别的递送载体是许多分子药物的核心技术壁垒之一,递送载体负责保护并让药物分子通过各种机体细胞屏障有效的被机体吸收。目前对递送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主要有高压均化法、纳米沉淀法、材料自组装、原位合成/聚合法等,然而这些方法制得的纳米颗粒结构不均一、粒径分布宽、合成步骤复杂以及批间差异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制备递送材料方面的运用。相比之下,采用微流控混合技术来制备纳米颗粒具有相对简便快速、条件可控、重复性强,同时容易实现生产放大的优点。

2、目前使用微流控混合器制备纳米颗粒的驱动方式主要为电子泵正压驱动,是对流入相的正向加压驱动,经过反应区将两相或更多流入相进行混合最后收集。这种方式对驱动设备精度要求高、成本高,需稳定的电源控制,且不利于移动和携带。

3、另外也出现了手动负压驱动方式,通常采用注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微流控芯片的负压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阀门机构,且所述阀门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驱动机构和计数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流控芯片的负压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旋钮和与所述旋钮连接的活塞,所述活塞为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所述旋钮设置于所述壳体一端,所述旋钮与所述真空腔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活塞在所述旋钮的带动下沿所述真空腔的深度方向移动并改变所述真空腔的真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流控芯片的负压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机构包括阀门杆,所述阀门杆沿其轴向依次设置有密封部和连通部,且所述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微流控芯片的负压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阀门机构,且所述阀门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驱动机构和计数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流控芯片的负压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旋钮和与所述旋钮连接的活塞,所述活塞为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所述旋钮设置于所述壳体一端,所述旋钮与所述真空腔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活塞在所述旋钮的带动下沿所述真空腔的深度方向移动并改变所述真空腔的真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流控芯片的负压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机构包括阀门杆,所述阀门杆沿其轴向依次设置有密封部和连通部,且所述阀门杆可相对所述壳体移动并切换所述密封部或所述连通部与所述开口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微流控芯片的负压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腔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设置有进出口,所述进出口与所述开口之间设置有通道;所述阀门杆设置于所述通道上,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微流控芯片的负压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杆与所述壳体插接,并可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滑动;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刚
申请(专利权)人:迈安纳上海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