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旋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44886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9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大型旋转机构,具有分段式承载体、上下分布的支承件、模块化旋转体及主备双驱动装置,工作时驱动装置的的电机轴带动差异化传动比的主动轮,通过皮带/齿轮/链条传动件驱动支承件上的从动轮,进而带动旋转体围绕承载体平稳转动;备用驱动装置实现故障时的无缝切换,确保双保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型部件制造安装难度大、单驱动系统可靠性不足、传动方式适应性差及重载工况下转动稳定性欠缺等问题,显著提升了机构的实用性、可靠性与动态平衡性。该机构用在船舶推进系统可提升推力效率,具有加工成本低、维护便捷、运行精度高及使用寿命长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工程,尤其是一种大型旋转机构


技术介绍

1、在船舶推进、风力发电、航空航天、工业装备、工程机械、能源设备等领域中,大型旋转机构作为核心传动部件,广泛应用于设备运转、物料处理、精密定位等场景,现有技术中的大型旋转机构通常采用整体式承载体与旋转体结构,承载体多为单一立柱、旋转体多为整体式筒体,这种结构在制造时面临加工尺寸大、精度控制难、运输安装不便等问题,尤其对于超大型设备,整体式结构的加工成本和安装难度显著增加。

2、在驱动系统设计方面,传统大型旋转机构多采用单一驱动装置,一旦驱动部件,如电机、传动件发生故障,易导致整个机构停机,可靠性不足,且传动结构形式固定,难以根据不同负载、转速等工况需求灵活选择适配的传动方式,适用性受限。

3、在支承与转动稳定性方面,现有支承件结构通常未进行上下分段设计,旋转体与承载体之间的定位与旋转连接依赖单一轴承结构,难以平衡大型旋转体的重量分布,易出现转动时的偏载、振动等问题,旋转体在高速或重载工况下可能发生偏移,影响机构运行精度和寿命。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制造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旋转机构,具有承载体(1)、支承件(2)、旋转体(3)和驱动装置(4),所述承载体(1)设置在大型旋转机构的内部,所述支承件(2)将旋转体(3)支承在承载体(1)上,所述旋转体(3)在大型旋转机构运行时围绕承载体(1)转动,所述驱动装置(4)设置在承载体(1)上,驱动旋转体(3)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电机,电机通过电机连接座固定在承载体(1)上,电机轴上设置主动轮(6),支承件(2)上设置从动轮(7),主动轮(6)通过传动件(5)带动从动轮(7)转动,从动轮(7)转动带动支承件(2)和旋转体(3)一起转动,所述驱动装置(4)的旋转轴线与旋转体(3)的旋转轴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旋转机构,具有承载体(1)、支承件(2)、旋转体(3)和驱动装置(4),所述承载体(1)设置在大型旋转机构的内部,所述支承件(2)将旋转体(3)支承在承载体(1)上,所述旋转体(3)在大型旋转机构运行时围绕承载体(1)转动,所述驱动装置(4)设置在承载体(1)上,驱动旋转体(3)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电机,电机通过电机连接座固定在承载体(1)上,电机轴上设置主动轮(6),支承件(2)上设置从动轮(7),主动轮(6)通过传动件(5)带动从动轮(7)转动,从动轮(7)转动带动支承件(2)和旋转体(3)一起转动,所述驱动装置(4)的旋转轴线与旋转体(3)的旋转轴线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主用驱动装置(4)和备用驱动装置(13),通过连接座均匀固定在承载体(1)的两侧;主动轮(6)设置在主用驱动装置(4)的电机轴上,主动轮(14)设置在备用驱动装置(13)的电机轴上,从动轮(7)设置在支承件(2)上,传动件(5)连接主动轮(6)和从动轮(7),传动件(5)连接主动轮(14)和从动轮(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5)为皮带传动结构、齿轮传动结构或链条传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2)的外圈与旋转体(3)固定连接,内圈通过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浩葛晶沈燕许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特安可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