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仿生学和液冷散热板,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金枪鱼鱼鳞的仿生液冷散热板及动力电池包。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系统朝着集成度高、功率高和小型化的方向发展,电子产品性能得到提升的同时也会带来热流密度大幅度增加的情况。如果不能够采取适当的散热措施,会使得电子产品温度过高,且芯片内部若存在多个发热源,也会存在温度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传统的散热技术如被动散热、风冷散热和单相液散热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散热需求。
2、液冷散热技术因其优异的散热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散热领域。然而,现有的液冷散热板多采用矩形的翅片结构,多个矩形翅片沿微流道冷板宽度的方向依次排列,相邻矩形翅片之间形成矩形流道。cn119361548a提出了一种微通道液冷散热装置、散热方法及有限元仿真方法。该装置包括功率器件和微通道液冷散热板,微通道液冷散热板用于对功率器件散热。微通道液冷散热板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冷却液、水道、翅片和水泵,其中水道为微通道结构,连接进水口和出水口,水泵用于驱动冷却液循环流动。然而,该专利在微翅片的设计上仍有待优化,需要进一步改变微翅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金枪鱼鱼鳞的仿生液冷散热板,包括平面设置的液冷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散热板沿其长度方向从一侧起依次划分为第一分区(1)、第二分区(2)和第三分区(3);所述第一分区(1)包括一进液口(4)和多条分流流道(8);所述进液口(4)接收冷却液,所述分流流道(8)用于将来自进液口(4)的冷却液流至第二分区;所述第二分区(2)包括多条仿生流道(7),所述仿生流道(7)流经来自第一分区流道的冷却液;第三分区(3)包括多条分流流道和排液口;第三分区(3)的分流流道(8)接收来自第二分区仿生流道的冷却液并汇总后从排液口排出液冷散热板;而且所述仿生流道的壁面为接续的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金枪鱼鱼鳞的仿生液冷散热板,包括平面设置的液冷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散热板沿其长度方向从一侧起依次划分为第一分区(1)、第二分区(2)和第三分区(3);所述第一分区(1)包括一进液口(4)和多条分流流道(8);所述进液口(4)接收冷却液,所述分流流道(8)用于将来自进液口(4)的冷却液流至第二分区;所述第二分区(2)包括多条仿生流道(7),所述仿生流道(7)流经来自第一分区流道的冷却液;第三分区(3)包括多条分流流道和排液口;第三分区(3)的分流流道(8)接收来自第二分区仿生流道的冷却液并汇总后从排液口排出液冷散热板;而且所述仿生流道的壁面为接续的类金枪鱼鱼鳞表面结构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金枪鱼鱼鳞的仿生液冷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6)的上表面为具有倾斜面的凸起,而且所述底板和盖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凸起(6)的尖角之间距离为2-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金枪鱼鱼鳞的仿生液冷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6)的上表面为具有13°倾角的楔形,上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凸起(6)在液冷散热板沿其厚度方向形成接续的梯形结构的仿生流道(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金枪鱼鱼鳞的仿生液冷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为水或水和乙二醇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金枪鱼鱼鳞的仿生液冷散热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光哲,李泽凯,翟国金,许雨翔,万吴钧,林杰威,戴胡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