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过滤器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酯化塔过滤器可视结构。
技术介绍
1、酯化反应是一类有机化学反应,主要是醇与羧酸或无机含氧酸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分为羧酸和醇反应和无机含氧酸与醇反应和无机酸和醇反应三类,并且一般反应极缓慢,故常用浓硫酸做催化剂,多元羧酸和醇反应,则可生成多种酯,无机强酸和醇反应,其速度一般较快,酯化反应广泛的应用于有机合成等领域。
2、申请号为“202111000299.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用于酯化反应的酯化塔结构,在酯化塔最终生成物通过釜液出口离开酯化塔,然后进入过滤器进行过滤,在过滤过程中,滤液中的固体杂质会沉积在滤筒的底部及滤筒的外壁与壳体的内侧之间,难以进行观察,无法判断是否应该进行反冲洗或更换清理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酯化塔过滤器可视结构,方便观察滤篮底部的沉降情况。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酯化塔过滤器可视结构,包括壳体和滤篮,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上开口,所述壳体在上开口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酯化塔过滤器可视结构,包括壳体(11)和滤篮(1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的底部设置有上开口(13),所述壳体(11)在上开口(13)位置沿径向延伸形成上法兰(14),所述壳体(11)的底部设置有透明锥壳(2),所述透明锥壳(2)的顶部设置有与上开口(13)对应的下开口(21),所述透明锥壳(2)在下开口(21)的外侧设置有下法兰(22),所述上法兰(14)与下法兰(22)对应,所述透明锥壳(2)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23),所述滤篮(12)的底部向下延伸进入下壳体(11)内形成可视区(3),所述上法兰(14)与下法兰(22)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透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酯化塔过滤器可视结构,包括壳体(11)和滤篮(1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的底部设置有上开口(13),所述壳体(11)在上开口(13)位置沿径向延伸形成上法兰(14),所述壳体(11)的底部设置有透明锥壳(2),所述透明锥壳(2)的顶部设置有与上开口(13)对应的下开口(21),所述透明锥壳(2)在下开口(21)的外侧设置有下法兰(22),所述上法兰(14)与下法兰(22)对应,所述透明锥壳(2)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23),所述滤篮(12)的底部向下延伸进入下壳体(11)内形成可视区(3),所述上法兰(14)与下法兰(22)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透明锥壳(2)与壳体(11)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壳体(11)的外侧设置有支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酯化塔过滤器可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锥壳(2)在下开口(21)内侧向上延伸形成连接环(31),所述连接环(31)与透明锥壳(2)一体形成,所述连接环(31)的外侧壁与壳体(11)的内侧抵接,所述连接环(31)的中心设置有供滤篮(12)底部卡嵌的环形槽(32),所述环形槽(32)与连接环(31)同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酯化塔过滤器可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篮(12)下部的外圆周面同心设置有定位环(15),所述定位环(15)的底部与连接环(31)的顶部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酯化塔过滤器可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上通孔(41)、下通孔(42)、螺母(43)、螺栓(44)和垫片(45),所述上通孔(41)环绕上法兰(14)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下通孔(42)环绕下法兰(22)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上通孔(41)与下通孔(42)对应,所述螺母(43)设置在上法兰(14)上方,所述螺栓(44)依次穿过垫片(45)、下法兰(22)、上法兰(14)后与螺母(43)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胜特石化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