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辅助航行装置及其通航隧洞被动通航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43240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9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链式辅助航行装置及其通航隧洞被动通航的方法,该装置安装在隧洞航道的两侧,当船体进入到隧洞航道待捕捉区域内,该装置则贴紧船体两侧,使船舶在隧洞安全航行,该装置包括:多个被动辅助航行机构、多个连杆、多个防撞机构、供电机构、隧洞出口激光感应机构其中,每个所述防撞机构安装在对应的连杆上;该方法适用于上述的链式辅助航行装置,本方案依托链式辅助航行装置,通过激光测距与中央控制系统协同,实时监测船舶位置姿态,自动调整螺旋桨实现航向控制,采用水动力调控、模块化设计,可自动吸附船体、无轨道归位,提升通航效率,降低成本与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的,具体涉及链式辅助航行装置及其通航隧洞被动通航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通航隧洞作为一种新兴的通航建筑物,突破了传统水运线路需依地形自然走势规划的局限,通过在山体内部开凿隧道,为船舶开辟出全新的水上交通路径。相较于传统运河开挖或航道整治工程,通航隧洞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其施工区域相对集中,对周边植被、水系及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范围和程度大幅降低,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同时,其线路选择不受地表地形、建筑物及地质构造的过多制约,可根据航运需求灵活规划最短、最优路径,极大提升了航道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且相较于大规模开山凿河的工程,通航隧洞在土石方开挖量、施工占地等方面工程量更小,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建设成本与资源。

2、然而,通航隧洞特殊的空间环境也带来诸多挑战。受限于隧道内相对狭小的空间,船舶航行速度难以提升,通常要控制在较低水平,且为避免碰撞事故,前后船舶需保持严格的安全间距。这种航行限制直接导致船舶在通航隧洞内的通行效率大打折扣,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船舶数量有限,通航能力远不及开阔水域航道。从专业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链式辅助航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安装在隧洞航道的两侧,当船体进入到隧洞航道待捕捉区域内,该装置则贴紧船体两侧,使船舶在隧洞安全航行,该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式辅助航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辅助航行机构(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式辅助航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有多个激光测距机构(6),每个所述激光测距机构(6)与多个被动辅助航行机构(1)一一相互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链式辅助航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机构(3)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链式辅助航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链式辅助航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安装在隧洞航道的两侧,当船体进入到隧洞航道待捕捉区域内,该装置则贴紧船体两侧,使船舶在隧洞安全航行,该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式辅助航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辅助航行机构(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式辅助航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有多个激光测距机构(6),每个所述激光测距机构(6)与多个被动辅助航行机构(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乾东岳冯小香李君涛吕彪金辉普晓刚王艳华彭伟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