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分析,特别是涉及一种漏洞风险可达性分析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在当今数字化时代,随着各类软件系统的广泛应用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软件开发过程中,为实现丰富功能,往往依赖众多组件,而这些组件可能存在漏洞,这给软件系统带来了潜在的安全威胁。因此,对软件进行漏洞检测与风险评估成为保障软件安全的关键环节。
2、目前,常见的漏洞检测技术如软件成分分析技术,虽能识别和清点软件中的开源组件依赖关系,进而发现潜藏在依赖中的安全漏洞,但存在明显缺陷。在代码量较大的场景下,会检测出的大量代码漏洞,然而所检测出的漏洞中多数实际上是不可达的。其原因主要在于,检测出存在已知漏洞的依赖组件,在软件实际运行过程中未必会被加载,即便存在已知漏洞的依赖组件会被加载,软件也可能不会执行到其中漏洞所在的代码位置,或者实际运行时不会调用相应的漏洞函数,即便软件能够执行到依赖组件中的漏洞所在代码位置,或者漏洞函数会被调用,可触发漏洞的有害参数也未必能传入漏洞所在的代码位置。
3、而大量不可达漏洞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漏洞风险可达性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洞风险可达性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洞风险可达性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防护信息至少包括输入过滤规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洞风险可达性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2包括如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洞风险可达性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28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洞风险可达性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洞风险可达性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洞风险可达性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洞风险可达性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防护信息至少包括输入过滤规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洞风险可达性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2包括如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洞风险可达性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28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洞风险可达性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瑛,方芳,徐俊,左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清科万道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