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石坝多类型沉降监测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42679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9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堆石坝多类型沉降监测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属于水利工程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针对传统单一监测技术在高坝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监测盲区、精度不足及数据可靠性差等问题,本系统通过水管式沉降仪、振弦式沉降仪、大量程位移计与测斜沉降管的协同布置,结合RTK坡降控制、细沙分层回填、金属管材保护等标准化安装工艺,实现坝体“分层+全深度+多断面”覆盖。数据处理上,通过连续稳定读数确定基准值,引入温度修正系数,并建立多源数据交叉验证机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与岩土工程,尤其是一种堆石坝多类型沉降监测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1、堆石坝沉降监测在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中至关重要,其技术应用需综合考量工程特性与监测需求。某电站位于金沙江上游川藏河段,为一等大(1)型工程,坝高167m,正常蓄水位2702m,坝体填筑材料以堆石料、过渡料为主,不同区域压实度差异显著。工程区属高海拔、高地震烈度环境,坝体填筑方量大且施工期填筑速度快(每层1.53.0m),传统单一监测技术难以覆盖坝体全剖面(如坝左0+098.00、坝左0+005.50、坝右0+100.00等断面)及不同高程(2532m、2565m、2600m等)的沉降监测需求,且人工监测频率低,无法实时捕捉填筑过程中的动态变形。

2、现有监测技术存在显著局限性。例如,水管式沉降仪若采用临时观测屏(如32支洞堵头内侧装置),因刻度精度低(人工读数误差±3mm)、稳定性差(受温度振动影响液面波动±5mm),数据可靠性不足;振弦式沉降仪若未修正温度影响,在20℃~40℃环境下,液体密度变化可导致±5mm/年的漂移误差;传统沟槽开挖坡降控制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堆石坝多类型沉降监测系统及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以下相互协同的监测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石坝多类型沉降监测系统及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式沉降仪的测点采用预制混凝土基台固定,基台强度等级不低于C15,通过螺杆调节测头水平度误差不超过±0.5毫米/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石坝多类型沉降监测系统及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弦式沉降仪的传感器与沉降盘组装后采用金属保护罩密封,保护罩厚度不小于3毫米,抗碾压强度不低于100千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石坝多类型沉降监测系统及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堆石坝多类型沉降监测系统及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以下相互协同的监测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石坝多类型沉降监测系统及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式沉降仪的测点采用预制混凝土基台固定,基台强度等级不低于c15,通过螺杆调节测头水平度误差不超过±0.5毫米/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石坝多类型沉降监测系统及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弦式沉降仪的传感器与沉降盘组装后采用金属保护罩密封,保护罩厚度不小于3毫米,抗碾压强度不低于100千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石坝多类型沉降监测系统及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量程位移计安装初期观测频率为12次/天,稳定后12次/周,填筑高峰期加密至每日1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石坝多类型沉降监测系统及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斜沉降管钻孔倾斜度不超过1%,成孔后检测孔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帅马啸方旭东范余敏杜一飞梁志辉汤红兵张亚宁李青松刘佳宾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河安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